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参考借鉴了其中部分学者对于志愿服务动机维度的界定,研究并设计出了半结构性的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八名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在校大学生以及湖北省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及领导。了解相关政策并对十所大学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非概率抽样的方法,对每所大学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全部有效问卷经由笔者检查核实无误后进行编码并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结合研究数据,旨在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模式、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和志愿精神的内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中既有利他成分也有利己成分,而利他动机大于利己动机。大学生的性别、年级、民族、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自己或者亲人曾得到过他人的帮助、社会支持这些都对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整体上有影响。其中,性别、年级、是否是学生干部、社会支持这四个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两个维度,而政治面貌、生源地以及自己或者亲人是否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利他动机是影响的。大学生的所学专业、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取向、报酬对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没有直接影响。针对文中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调查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有关志愿服务的国家级立法有待改善;公众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了解待加强;活动组织者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缺乏完善的体系和健全的制度,没有充分将社会工作专业体系所提供的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志愿服务。因此,提出以下建议: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设计,使活动满足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需要;政府要加强政策上扶持,并加强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利己动机,适当加入利益激励;改变志愿服务活动就近原则、形式主义倾向,充分考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利他动机,着重扩展志愿服务的领域;鼓励大学生参与学工工作,为同学服务的同时增强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其专业特长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