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难题。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等方面差距巨大。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就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政治统摄上的公民权力差异、非均衡的公共财政支出、非均衡的社会政策安排等,使得我国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的不均等,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极为不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状况,就必须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   本文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的现状出发,以城乡教育投入、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及安全保障等为重点,概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然后,从城乡公民权利差异性赋予体制、行政管理的区划分割制度、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城乡分割、社会政策安排的非均衡性几个方面来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最后从制度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城乡社会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从1994年我国开始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至今,法律援助在我国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随着办案数量的显著增长,法律援助质量保障逐渐成为政府、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压力逐渐增多,程度逐渐增强,对于地质勘探单位人员而言更是如此,每天紧张的现场作业,远离城市和家庭的工作环境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他们
创业活动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转型两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对促进社会就业、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等方面的价值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因此把高效缓解高校扩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