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方式的研究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学习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发展对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发展有重大影响。纵观西方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重要的转向就是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因此,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学习方式的研究。西方学者对学习方式很早就有涉及,目前为止,他们对学习方式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实践,这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伴随教育改革的稳步发展、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各种学习障碍不断涌现,于是,学习方式的研究成为解决学习障碍的一个重要切入口。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即教学为的是学生的发展,为的是适应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系统的了解学习方式理论,对学习方式理解上存在偏差,而引发了很多教学问题。所以研究西方学习方式的研究对我国教学的启示就有了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评述西方学习方式研究的基本历程及其应用,探讨其对我国教师的教学意义,期望获得对我国教师有益的指导。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西方学者的学习方式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丰富并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在借鉴探索的阶段,很多教师对其了解甚少,因而造成了一些教学问题。因此,研究西方学习方式的理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西方学习方式研究发展的基本历程,其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系统研究阶段、实践验证阶段和当代研究阶段,追述了各个阶段学习方式理论研究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研究过程呈现的特征。第三部分是西方学习方式的研究成果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西方研究者把学习方式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并获得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就,笔者引用了一些案例,以了解这些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第四部分是西方学习方式的研究对我国教学的启示,探讨了教师应如何结合西方学习方式研究理论更新学习方式的理念,以及我国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教学。第五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特点并对学习方式理论研究的教学意义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