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南洋)方言中的两种体范畴——兼论两种值得注意的语法现象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偏东地区,在盐城方言中,“了”、“脱”、“过”都可以作为完成体标记,然而,“脱”与“了”相比,“脱”的使用范围没有“了”那么广泛,“脱”的虚化程度还没有“了”那么彻底,“V脱”这一结构的后面一般都要加上“了”,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在一些动词的后面,可以加上“了”,也可以加上“脱”,但有时加“了”和加“脱”会造成句子意思的差别。“脱”与“过”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如果直到说话的这一时刻,动作还在持续,就只能用“脱”,不能用“过”。“V过”的后面可以附带名词性宾语,组成“V过+N(名词)+了”这一结构,当“N(名词)”之前没有任何数量短语作修饰时,“N”可以移到“V过”的前面,变换为“N(名词)+V过+了”这一结构,而“N(名词)+V脱+了”就不能变换为“V脱+N(名词)+了”这一结构。当“N(名词)”之前有数量短语作修饰时,“V过+N(名词)+了”就不能变换为“N(名词)+V过+了”这一结构,而“V脱+N(名词)+了”却可以变换为“N(名词)+V脱+了”这一结构。  在盐城方言中,“处”作为持续体标记,用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持续,“V处+了呢”这一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换为“凶+V+呢”这种结构。“困”也可以作为持续体标记,用在动词的后面,构成“V困”这一结构,同样表示动作的持续。“困”是由表示处所义的“困”虚化而来的,其虚化程度也是不够彻底的。“处”和“困”还可以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状态的持续。  “把”在盐城方言中可以作动词,其最主要的意义是表示“给予”,表示“给予”义的“把”可以与其它动词组合成词,在“V把”这一类词中,完成体标记“了”只能出现在前一个动词“V”之后,不能出现在动词“把”之后。“把”也可以作介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介引受事对象,二是介引致使对象。在盐城方言中,“要”可以用在主动句之中,也可以表示被动,然而,在“要”字被动句中,完成体标记“了”、“脱”、“过”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因为以说话的时刻为参照,“要”字被动句表达的事件一般都是已经发生的,而在由“要”构成的主动句中,完成体标记则很少出现,因为由“要”构成的主动句表达的一般都是尚未发生的情况。“要”能够兼表主动和被动,这和句子所能体现出来的主动性的不同是分不开的。
其他文献
梭罗曾经说:“苹果树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两者关系之密切是引人注意的。”这启发了我将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和与其不同领域的《植物的欲望》一书放在一起阅读,读后我发现与前者作
学位
提出了一个柔性的形式化过程建模语言FLEX.它具有丰富的语义、易用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可重用性和分布性,是一个可分析、可执行、演化的过程建模语言.建模语言不仅提供了
甲骨刻辞具有非常高的语言文字研究价值,一直是研究汉语古文字和商周语法的重要材料。甲骨刻辞的句法研究并不十分充分,对若干句法问题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
《全韵玉篇》是韩国朝鲜时代一部字书,它承载了丰富的有关汉字音、形、义的信息。本文通过对其2092例同字和宋本《玉篇》同上字比较分析,力求揭示汉字在域外的变化发展规律。 
萧乾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记者。文学创作上,萧乾在20世纪30年代步入文坛,著作甚丰,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梦之谷》、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和报告文学《人生采访》。在翻译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现代艺术与美不再是艺术界的宠儿,独立特行的前卫艺术占据了人们的眼球。一场一场的现代主义运动,彻底颠覆了十八世纪以来确立的经典美学大厦。这种现
学位
《韵镜》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等韵学文献,它和《切韵》系韵书一起构成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的两个主要材料,也是研究整个汉语史的重要材料。它以图表的形式精密地分析了中古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