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上讲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而言的。1996年,“翻转课堂”的设想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中。2000年,作为概念第一次被正式的提出来。2007年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起源,随后兴起了“翻转课堂”的风潮。2011年萨尔曼·可汗的实践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翻转课堂”的可行。2012年后加拿大、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陆续加入到“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应用的行列中。近几年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偏理学科中的应用,缺少对文科类的案例和应用的研究。国内的研究最早始于2012年,研究文献主要来自重庆市聚奎中学。2013年研究热度有攀升态势。到2014年9月底,国内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加,注重本土化思考,实践应用范围与领域扩大,渗透到了不同的专业课程当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新型的、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学科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的教学模式,它以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传播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新课程、微学习、信息素养教育为理念支柱,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技术支撑,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师所认可,特别是随着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逐渐普及,教学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向,引进中学语文课堂也是大势所趋。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阐释。一是分析了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及可行性,进而探讨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借助有限的文献梳理介绍语文界(主要是一线语文教师)中对翻转课堂应用的认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并作出相关的分析评价。三是分析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原则以及翻转课堂真正走进高中语文课堂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