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最富盛名的意识流小说之一,在问世之初曾一度在文坛掀起轩然大波,成为当时最具争议性的小说之一。历尽坎坷的《尤利西斯》已被评论界公认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优秀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也是最富有实验性和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之一。乔学家们运用女性主义、心理分析、现代主义等多种批评方法,从主题、文体、形式、结构、语言等不同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切入作品,然而评论界极少运用对话理论阐释《尤利西斯》。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研究发现,对话性是《尤利西斯》的显著特征。运用对话理论来阐释《尤利西斯》既是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为《尤利西斯》批评发掘了一个独特的研究方法,为读者理解《尤利西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论文将在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尤利西斯》文本内的对话,包括人物与作者的对话、人物之间的直接对话、人物的内心对话等,揭示作品的对话内涵,发掘对话手法的运用在小说中所透射出来的艺术价值。导言简述《尤利西斯》批评史、简要介绍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并引出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尤利西斯》中的对话。对话理论的中心范畴是自我与他者,巴赫金提倡对话双方的双主体性。《尤利西斯》这样宏大、深刻的“可写文本”的对话性体现在:文本内部的对话、文本与读者间的对话、文本与其它文本间的对话。局限于本论文的篇幅和论文作者的精力,本论文集中研究《尤利西斯》文本内部的对话;这种对话关系可以出现在人物与作者的对话中、人物之间的日常交流中或是人物独白中、也可以存在于人物的意识之中。第一章探究《尤利西斯》中人物与作者的对话。乔伊斯对人物采取了全新的对话立场,以确认人物的独立性、内在自由、未完成性和未定论性。人物不再是作者的传声筒,人物的意识与作者展开平等的对话。《尤利西斯》刻画的不是主人公布卢姆、斯蒂芬以及摩莉的特定的生活和确定的形象,乔伊斯把一切都纳入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熔炉内,使自我意识成为塑造主人公形象的主导因素。同时主人公的独立只是相对的,有其内在的规律法则,无法逾越作者艺术构思的范围。第二章侧重研究最普遍的对话形式即人物之间通过日常话语形式表现的直接对话。人物与人物的直接对话贯穿《尤利西斯》的始终,不仅主要人物布卢姆、斯蒂芬、摩莉之间有对话,众多次要人物也以平等的地位站在舞台中央发出自己的声音。本章有选择性地论述布卢姆与斯蒂芬在“尤迈厄斯”的对话,斯蒂芬与穆利根在“特莱默克斯”的对话,以及其他人物在“流浪岩”的对话。由此,乔伊斯勾勒出都柏林的众生像,形形色色的人物相互交流、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彼此构成对话关系,使小说整体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对话关系网。第三章分析《尤利西斯》中主要人物的内心对话。在人物的内心对话中,读者感受到两种声音的争辩,这两种声音可能是人物自己与自己思想的矛盾对立面的对话,即自我意识的双重性,也可能是人物在内心对话中时刻感受到他者声音的存在,人物的声音是针对他者的声音而发出的,并且与他者的声音发生了冲突。论文通过对布卢姆、斯蒂芬、摩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在特定章节的内心对话分析,展示他们自我意识的对话特征。由此,对话中人物的形象逐步丰满,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他者的联系以及作者隐含的信息也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结论进一步探讨运用巴赫金对话理论对《尤利西斯》进行对话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认为对话性是《尤利西斯》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尤利西斯》的关键。运用对话理论阐释《尤利西斯》使读者能以一种平等对话的态度对待作者与文本中的人物,建立起相互对话的良好局面,使文学活动成为开放性的活动,因为开放性既是《尤利西斯》的难点,又是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