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股说明书是公司步入上市阶段的第一步,也是投资者用以判断公司价值的第一手数据。通常情况下,招股说明书通过向投资者提供详细的企业潜在风险、商业模式及财务报表进行信息披露,往往引起广泛的媒体报道。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虚假披露企业信息,严重威胁着投资者的利益所得和信心。发行人在对外报告的招股说明书中不仅局限于数据信息,还有大量的语言信息,潜在风险因素便大多通过语言描述进行定性分析。语言信息部分在披露的内容及其披露形式上,相对数据信息部分来讲更加灵活,也不处于独立审计范畴之内,这就不能保证审计人员对招股书的语言部分实施有效的监督,进而会吸引发行人对语言信息部分进行“加工”或者“操控”,使其表达的意向趋于自利,从而实现其诱导投资者行为的目的,成为吹捧自己的一种手段,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其真实价值的判断。而投资者通常缺乏专业知识,并且当对IPO企业进行估值时,往往处于信息劣势一方,所以容易造成投资者错误估值,进而使得IPO定价频频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纵览国内外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关于“IPO抑价”的研究已趋于成熟,理论界对于“风险因素披露”的研究也愈来愈重视。而相比国外,在金融领域进行内容分析,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只是直接套用国外理论成果,并不考虑国内实际理论背景与现实意义。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风险因素披露与新股发行首日、后市表现等关系的研究仍几乎空白。因此,形成适用于我国风险因素披露研究的一套体系,为IPO抑价的解释展开新视角,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2009—2012年过去4年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及中小板首次公开发行的499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风险因素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语调分析,衡量信息披露中各类语调使用程度,以量化信息披露质量。然后进一步在多元环境下,运用混合线性模型,比较分析不同语调使用程度,发现发行人在风险因素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不同语调使用程度与IPO首日超额回报率、后市长期表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招股书风险因素披露中积极语调和强态语调往往较高,并且积极语调、强态语调对IPO抑价起积极作用,而消极语调、弱态语调对IPO抑价起消极作用,而其对股票后市表现并没有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分别从发行人、中介机构、监管机构及投资者角度,对改进和完善新股发行风险因素披露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