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以五套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对于大学生而言,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拥有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和发展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学生在校对于知识及能力获取的主要途径来源于教材,好的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可以培养他们所需要的能力。而新《大纲》中又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前提下,要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要求外语专业教材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批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百分比分析法从教材的宏观方面,(包括教材的编写背景、编写理念、编写原则以及编写的结构与体系)微观方面(包括教材的课后练习设置)对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普遍使用的五套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进行分析,包括《综合教程》2005和《新编英语教程》200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综合英语教程》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及《高级英语》2002和《现代大学英语》201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目的是看其在教材的宏观及微观方面是否符合了新《大纲》中的要求。这同时表明本研究的创新点就在于从英语专业教材的角度来研究批判性思维。本研究的重要性就在于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英语专业教材宏观分析及微观分析所需要的标准是什么?   2.这五套英语专业教材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各占多少?   3.这五套英语专业教材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吗?   研究结果发现,这五套教材在语言技能培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比例有一定的差距,这与新《大纲》中所要求的英语专业教材应使语言技能培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达到比例基本平衡有一定的偏差。《综合教程》和《高级英语》在比例上更加接近新《大纲》的要求,在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分别占到33%和36%.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今后通过英语专业教材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将各个学科英语专业教材囊括进去看其是否符合新《大纲》的要求。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在不同的时期被不同地区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表述方式搬上了银幕。从二战打响到二十一世纪,在许多国家里,电影行业从来也没有中断
自我调节式学习被看作学生参与课堂的最高形式的认知活动,是动机努力的目标。动机调控和社会认知模式下的动机成分作为自我调节式学习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类产品说明性语篇中。近年来,我国的各类英文产品说明性语篇受到了语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观前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也随之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译者的地位逐渐从“隐形”转变为“显形”,人们逐渐发现翻译过程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