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新一轮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开始蔓延并不断深化,这就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这次危机中“风险极低”的主权债务出现了偿还困难。不断飙升的国债利率使得一些欧元区国家几乎丧失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再融资能力。再加上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堆积如山的到期债务、屡创新高的失业率、国内民众对紧缩政策的抗议,危机国家政府面临既无法开源也很难节流的尴尬境地。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对欧债危机成因的分析采用由点到面的方法逐层展开。点指的是欧债危机为什么选择希腊、爱尔兰等国家作为爆发点,面指的是危机为什么会在欧元区乃至欧盟扩散,这两部分主要涉及马克思的利息理论和信用理论。文章同时对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这部分主要探讨借债主体的变化和信用扩张的关系、主权债务累积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以及主权债务和金融资本扩张的关系。以下是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方法等作了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是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进行简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1)方法论上采用均衡分析方法;2)局限于模拟经济周期过程;3)基本都是经济危机外生论。第三部分主要叙述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基本矛盾理论、资本积累理论、信用理论、利息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1)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2)2008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危机的新认识。第四部分主要探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制度原因。首先分析这场危机为什么是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些国家产生。基于数据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在政府收支、贸易、政府投资等方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失衡问题;其次,探讨欧债危机爆发时间点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采用外部冲击论解释,同时也涉及欧元的国际地位和美元霸权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欧元区的制度性缺陷。第五部分主要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首先,债务主体的变化反应信用危机方式的演变。这部分主要是利用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分析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信用扩张的必然性,具体讲,是指有私人信用演变到政府信用的必然性。同时,文章指出主权债务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高级形式,也是这场危机表现出的新特点。其次,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主权债务的本质以及主权债务和有效需求之间的关系。凯恩斯首先确立了一个信念,有效需求不足需要政府支出加以解决,解决的具体方案就是财政扩张,而财政扩张的资金来源就是借贷,借贷的具体表现就是政府预算赤字。文章解释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和资本积累失衡的问题,凯恩斯财政扩张的结果就是政府债务累积。最后,论述了主权债务和金融资本扩张的关系。不断深化的金融经济危机表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已经不能很好的组织社会生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总会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第六部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同时还得兼顾农业基础;2)提高高额外汇储备利用率;第3)加强金融管制,减少外部冲击;4)长期来看最重要的是增加居民收入,减少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