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支撑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jie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发展、昌盛、和谐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而文化则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血液和灵魂,也是民族间彼此分野的主要标志。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更需要先进文化来武装、塑造人的灵魂,指引人类发展方向,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培育新的人文精神,从而投身于和谐社会建设。并且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由之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优雅生存。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人类对和谐社会不倦追求的揭示,论述了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第二部分通过对文化一般意义的理解,分析了文化之于人及社会的功能;第三部分论证了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动力和不可缺失、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即文化建设之于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第四部分着重讨论了如何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其他文献
莫里茨·石里克是逻辑经验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其认识论观点集中表现在《普通认识论》中。石里克的认识论主要从逻辑学入手,将判断作为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判断理论贯穿其整
阿多诺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其著作《否定的辩证法》综合了他毕生的哲学思想精髓,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提供了深层的哲学
本文首先指出了由于技术理性的过度扩张和资本力量的无限渗透已使当代人陷入生存困境--“全球问题”的出现和当代人异化的加剧。接着,批判了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哲学是以
道家哲学构建了以“道”为根本的哲学体系,老子认为是“道”生成了宇宙万物,但是“道”的本性又是什么,那就是更为重要的“自然”的存在。老子为道家哲学的创始人,提出了诸多
本文对罗尔斯分配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罗尔斯在继承契约论、道义论、实用主义、经济学中分配伦理资源的同时,对自由主义、贫富分化、社团运动进行了分析,使得分配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