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迅速发展,发展重心已经由规模的扩张转向教育内涵的发展。新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由于其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壁垒,为越来越多的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所接受。实训楼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实训教学场所,教育模式的更新必然会对实训楼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功能组织产生相应的影响,相较于丰富的针对新型教育模式的研究,针对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不足。鉴于此背景下,本文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为切入点,以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为研究对象,从一体化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和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组合两个方面来研究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的功能布局方式。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分析实训建筑的类型、工科类涉及的专业以及在应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实训楼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特性以及一体化实训空间的功能组成要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和归纳分析方法,根据所涉及实训门类的不同,将实训空间分为大中小三类,以每一类实训空间涉及到的设备尺寸为依据,来分析实训空间的空间尺度以及实训空间中组成单元要素的布局方式,并根据不同的单元布局形式将实训空间内部功能要素进行重组,得出每一类实训空间的一体化平面布局方式。同时,通过前文对一体化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特性的分析,得出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组合存在空间尺寸多样化和功能空间环境要求多样化这两个问题,并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功能空间组合策略。基于以上的研究,将工科类实训楼一体化设计策略应用到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中,并加以说明。全文约8.4万字,图114幅,表43个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小学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规范的贯彻落实对未来小学校园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不够全面,对于指导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小学校园实践项目尚有一定欠缺。鉴于此背景,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归纳总结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可行
避难场所建设是城市综合防灾的必要依托,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基础,而校园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防灾避难的着眼点。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频发,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入到后期建设阶段,城市的规模扩大与人口增多也使得各类灾害的发生易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与损失。因此,高效地将校园开敞空间转化为避难场所在当下的城市安全建设中极为重要。本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的样本学校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小学、中学、大学
为响应国家经济转型的要求,南京市江北新区各个产业均面临绿色化、创新化转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全程参与,人才对于新区建设意义非凡。人才问题关乎到江北新区国家级新区建设,关乎到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及城市进程的推进。当前各个城市都在进行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纷纷出台各种人才安居政策来吸引人才,江北新区直管区作为江北新区发展创新产业和完成产业的绿色高端化转型的“主战场”,对江北新区直管区的人才房选址研究有
2017年,杭州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名录。在过去的20年间,杭州已经成功地在主城区抢救并保护了336处、50余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完整保留了26处,总占地面积达416.82公顷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凝聚着城市历史风貌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容器,它既要保持街区内传统街巷肌理、传统建筑元素,同时还要满足当代人对建筑空间的现代化使用需求,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具有缓解热岛、削减能耗、调控雨洪、净化空气、提高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密度建成区,实施地面绿化的成本巨大,利用屋面闲置空间添绿能有效补充地面绿化不足,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为城市居民提供近距离的生态服务。当前,全球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双重作用导致的高温热浪与建筑能耗剧增问题日益突出,而屋顶绿化的降温节能效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以
我国对不同高度居住地块容积率值域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步进入存量开发阶段,以及住房供应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转变,对居住用地的容积率管控也将从现在的以控制高限为主转向高低限双控方式,以确保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同时,也能保障“住有宜居”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以南京中心城现状居住地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重点对南京中心城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群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主体模式。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层面是比较典型的范例。溧阳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最新成员城市,借助南京城市中心功能和首位度的提升,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接轨南京、融入南京发展,对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休闲产业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休闲产业虽然是新兴产业,但已经显示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从而导致住房需求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居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改善城市住房供应体系,国家多次提出“住有所居”住房保障制度。其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发展,在缓解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内关于保障性住房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增多。然而,国内关于保障性住房相关研究,过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建设布局、建设发展等宏观层面,而缺乏关
随着2018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老旧住区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人们开始认识除去服务设施配备的逐渐老旧,老旧住区也同时存在住区功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脚步等多种问题。老旧住区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更新发展与老旧住区共存的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住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呈现,老旧住区更新改造迫在眉睫。在梳理既有关于老旧住区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城市实际情况研究,研究利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等科技行业的兴起,产业结构逐渐转型。与此同时,南京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对传统工厂片区进行整体工业退出,实现城市功能再造,而旧改类创意产业园逐渐映入公众眼帘主要是因为南京多年来历史沉淀遗留下来的工业厂房。即便全球各国均在运用工业遗迹加速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创意产业园整体的改造建设中,大都注重园区建筑改造、规划布局、业态属性或者落实到具体的空间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