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推进,国际上掀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美日等很多国家在这期间完成了利率自由化改革。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龙和爱德华·肖通过研究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我国于1993年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议》,这是我国首次在法规中提出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标志性事件。我国在总结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改革思路。
1996年6月1日,央行宣布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并在随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利率市场化的措施,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基本完成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取消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管理,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目前还没完成市场化改革的就只有存款利率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其成效最终要反映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和结构变化上来。利率是连接金融机构和企业融资的桥梁,其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来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不仅能更清楚地了解企业运行对利率的敏感性,而且有助于企业在高效融资的同时,改善自身的治理结构。纵观我国目前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多数是关于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研究,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理论文献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实证文献就相当少了。本文拟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来看利率市场化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充实了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新意。首先,通过构建恒定利率下的银企博弈模型,说明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意义;然后,引入了虚拟变量来研究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效果,目前很少的文献这样做,并在模型中同时控制了企业特征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最后,在提供对策建议时,分别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提出了不同的利率市场化应对措施。
本文的研究共有5个章节,可大致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章,首先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然后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单的评述,同时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概念和特征,这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第3章,分析了国外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启示,解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构建了恒定利率下的银企博弈模型,这部分是对文章理论基础的补充,对实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是第4章实证分析,本章会对模型、数据的选取做出说明,并对相关变量进行定义,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对样本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和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检验,最后对实证结果做出了相应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四部分是第5章,本章在分析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利率市场化下不同企业的应对措施和利率市场化的完善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实证研究中,本文将企业分组以更好地观察利率市场化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个研究假设:(1)2004年贷款利率上限取消后,从总体来看,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负债水平提高,其中中小企业增加得尤为显著,但大企业的负债变动则不肯定。预期该政策变量系数符号在总体样本和中小企业样本中为正,在大企业样本中不确定。(2)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能力增强,中小企业的负债水平对资产担保价值的依赖性降低,大企业的负债水平对资产担保价值的依赖性提高。预期该变量的系数符号在中小企业回归模型中为负,在大企业回归模型中为正,在总体样本中则不确定。(3)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借贷成本的上升,企业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会更加倾向于内部融资,从而加大对企业盈利的依赖。预期该变量的系数符号在总体样本、大企业样本和中小企业样本中都是负的。(4)利率市场化后,企业借贷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其尽量用非债务税盾代替负债的节税效应,企业的债务水平与非债务税盾的负向关系增强。预期该变量的系数符号在总体样本、大企业样本和中小企业样本中的符号皆为负。
通过三个样本数据的实证回归,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完全得到了验证,假设4部分得到验证。总的来说,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利率市场化后,企业的负债水平有所提升,融资约束降低,不过这只对中小企业成立,大企业的负债水平没有发生显著改变,利率市场化改变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其次,利率市场化后,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的负向关系增强,说明企业会优先选择从内部融资,利率市场化使得企业的融资顺序更趋合理;最后,利率市场化后,大企业对有形资产的依赖增强,中小企业对有形资产的依赖减弱,说明金融机构在给企业提供资金时,对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要求降低,其在鉴别贷款申请者时更加有效。
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利率市场化下企业的融资应对措施。首先,大企业应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遏制对资金的过度需求。其次,中小企业应该提升内部融资能力,同时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和规范、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最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包括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和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
1996年6月1日,央行宣布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并在随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利率市场化的措施,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基本完成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取消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管理,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目前还没完成市场化改革的就只有存款利率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其成效最终要反映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和结构变化上来。利率是连接金融机构和企业融资的桥梁,其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来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不仅能更清楚地了解企业运行对利率的敏感性,而且有助于企业在高效融资的同时,改善自身的治理结构。纵观我国目前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多数是关于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研究,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理论文献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实证文献就相当少了。本文拟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来看利率市场化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充实了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新意。首先,通过构建恒定利率下的银企博弈模型,说明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意义;然后,引入了虚拟变量来研究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效果,目前很少的文献这样做,并在模型中同时控制了企业特征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最后,在提供对策建议时,分别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提出了不同的利率市场化应对措施。
本文的研究共有5个章节,可大致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章,首先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然后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单的评述,同时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概念和特征,这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第3章,分析了国外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启示,解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构建了恒定利率下的银企博弈模型,这部分是对文章理论基础的补充,对实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是第4章实证分析,本章会对模型、数据的选取做出说明,并对相关变量进行定义,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对样本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和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检验,最后对实证结果做出了相应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四部分是第5章,本章在分析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利率市场化下不同企业的应对措施和利率市场化的完善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实证研究中,本文将企业分组以更好地观察利率市场化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个研究假设:(1)2004年贷款利率上限取消后,从总体来看,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负债水平提高,其中中小企业增加得尤为显著,但大企业的负债变动则不肯定。预期该政策变量系数符号在总体样本和中小企业样本中为正,在大企业样本中不确定。(2)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能力增强,中小企业的负债水平对资产担保价值的依赖性降低,大企业的负债水平对资产担保价值的依赖性提高。预期该变量的系数符号在中小企业回归模型中为负,在大企业回归模型中为正,在总体样本中则不确定。(3)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借贷成本的上升,企业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会更加倾向于内部融资,从而加大对企业盈利的依赖。预期该变量的系数符号在总体样本、大企业样本和中小企业样本中都是负的。(4)利率市场化后,企业借贷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其尽量用非债务税盾代替负债的节税效应,企业的债务水平与非债务税盾的负向关系增强。预期该变量的系数符号在总体样本、大企业样本和中小企业样本中的符号皆为负。
通过三个样本数据的实证回归,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完全得到了验证,假设4部分得到验证。总的来说,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利率市场化后,企业的负债水平有所提升,融资约束降低,不过这只对中小企业成立,大企业的负债水平没有发生显著改变,利率市场化改变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其次,利率市场化后,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的负向关系增强,说明企业会优先选择从内部融资,利率市场化使得企业的融资顺序更趋合理;最后,利率市场化后,大企业对有形资产的依赖增强,中小企业对有形资产的依赖减弱,说明金融机构在给企业提供资金时,对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要求降低,其在鉴别贷款申请者时更加有效。
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利率市场化下企业的融资应对措施。首先,大企业应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遏制对资金的过度需求。其次,中小企业应该提升内部融资能力,同时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和规范、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最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包括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和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