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的中国遭遇了数千年来未有的强敌。在应对外来挑战的过程中,以社会先知自视的知识分子希望可以从西学资源里面找出救亡之道。民族主义学说便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自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第一人”梁启超把此学说介绍进中国之后,民族主义学说便迅速的在趋新知识分子群体中间传播开来,并结合于现实形成了“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的分流。得益于满汉矛盾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着眼于满汉之分的“小民族主义”在当时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并且最终赖此推翻了满族的统治。但是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民族主义来唤起下层民众民族情感的努力却收效甚微。截止到辛亥革命爆发,民族主义学说并没有在下层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 近年来,关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和最初数年内的传播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试图深化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Nation”和“Nationalism”的语源以及中国古代“民族”一词的使用及其含义,并且在此基础上介绍“民族”及“民族主义”的各种定义,以此作为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铺垫。“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含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它们的把握必须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梳理了民族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趋新知识分子群体中传播的过程。其中分为趋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民族主义学说被介绍入中国和民族主义向整个知识分子群体扩展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将审视层面由知识分子群体转移到下层民众,力图通过知识分子努力唤起民众民族热情和广大民众并不为之所动的对比,来揭示民族主义需要以知识为基础的想象力这一事实,从而分析为什么知识分子成为了下层民众民族利益的代言人,由此深化我们对于民族主义的认识。 第四部分是一个简短的结论。主要包含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简单概括,以及从这段历史过程中得出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