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晚清以来,传统的儿童救助活动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转型,“教养兼施”的救助理念也在“传统”与“现代”互相交织的特殊情境下不断发展,并在清末新政时期完成了制度化。民国时期,北京政府的孱弱刺激了地方精英和社会名流介入儿童救助事业的积极性。由此,各类儿童救助机构立足于“教养兼施”的救助理念,纷纷加快了现代化的转型速度。在此过程中,一些规模庞大的综合性慈幼机构应运而生,如香山慈幼院、烟台恤养院等,它们既代表了民国时期儿童救助事业的最高水平,同时又是民国时期儿童救助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新政权颁布法令法规,加大了对慈善救济事业的监管力度,并积极整合地方育婴慈幼资源,以国家权力推广官办救济院体制,以期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儿童救助体系。此举固然开国家大规模社会救助事业之先河,但却对私立儿童救助机构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儿童流离失所,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难童潮。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权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抢救、教养难童的工作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共分六章,对儿童救助事业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下的转型历程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考察,重点聚焦近代儿童救助事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经费来源和收支状况以及教养方法,总结近代儿童救助事业的发展特点,并通过对儿童救助事业的探讨,试图思考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微妙关系,反思话语霸权对施助者和儿童的影响。第一章对传统儿童救助活动进行了简要的回顾,重点探讨清前期儿童救助事业的发展概况,指出“伦理动力”对儿童救助活动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晚清时期儿童救助活动的介绍,重点探讨“教养兼施”救助理念的产生、发展和制度化的过程。第三章对民国时期的育婴堂、本土新型慈幼机构以及官办救济院中的儿童救助机构进行分门别类的探讨,展现民国时期儿童救助事业的全景。第四章以北京著名的儿童救助机构香山慈幼院为主线,通过深入聚焦其运作模式和教养方法,试图归纳“香慈模式”的典型特点,并将其与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的另一所综合性慈幼机构烟台恤养院进行对比,以便丰富我们对民国时期儿童救助活动的认识,进而探讨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五章重点介绍抗战时期的儿童救助活动。第六章对近代中国儿童救助事业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试图反思话语霸权对施助者和儿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