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能量采集与数据传输的智能轨迹设计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收集技术(Energy Havesting,EH)使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能够自我可持续化发展,以保持其长期关键性能指标,如数据吞吐量和传感覆盖能力等。以往的研究都是假设系统信息(例如,传感器位置、通道参数和未来能量到达的数量)是可访问的,在此基础上,轨迹设计可以被公式化为常规优化问题。然而,在实际场景中,由于环境的高度动态性和复杂性,导致系统信息很难获取,甚至无法明确预测,这一问题给基于能量收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移动传感器能量采集和数据传输的智能轨迹设计方法,促进了基于能量收集的无线传感网络长期收集数据方法的发展。具体来说,本文将无线传感网络视为一个二维矩形区域,移动传感器(Mobile Sensor,MS)可以从周围环境中收集能量,同时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固定接收器。由于环境能源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移动传感器在每个时隙收集到的能量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呈现出时空动态性,移动传感器无法接收到稳定的能源,严重影响了移动传感器到数据接(sink)的数据吞吐量性能。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移动传感器到数据接收器(MS-to-sink)的长期平均数据吞吐量,仔细设计移动传感器的移动轨迹尤为重要。由于能量到达信息以及能源的位置信息未知,本文将问题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使用无模型的强化学习算法进行求解,特别地,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来处理连续确定性的运动空间问题。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来处理非连续决策性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的第一部分提出了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移动能量采集和数据传输的智能轨迹优化,这也是第一次尝试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和无线传感网结合来优化能量收集、节点移动和数据传输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连续移动模型,该模型能够适应具有动量的真实物理环境,其中移动传感器在该环境中进行能量采集并将收集到的能量用于数据的传输,移动的过程中传感器的移动速度和旋转角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取值。在每个时隙中,为了使传感器更好的移动,开发了时间相关的探索策略以适应具有惯性的移动传感器物理控制过程,从而提高探索效率。提出的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训练算法使移动传感器能够通过仅跟踪每个时隙中聚合接收能量的量来识别最佳移动轨迹,从而实现最大化的长期平均移动传感器到接收器数据吞吐量。所提出的训练模型开启了在几乎没有外部信息的情况下全面理解EH-WSNs中物理控制问题的第一步。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训练算法的有效性,无论移动传感器的初始位置和接收器的位置如何。单位距离的高移动成本可能会阻碍移动传感器识别最佳移动轨迹,这会导致次优解。(2)本文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移动能量采集和数据传输的智能轨迹优化。首先将移动传感器的动作离散化,使得移动传感器可以在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方向上进行移动,或保持在原位置。在每一个时隙,移动传感器可以识别并移动到最优位置,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轨迹。这一运动轨迹问题则变为非连续性决策问题,本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去解决。提出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在不知道外部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仅根据智能追踪聚合接收的能量的强弱来学习和优化轨迹。本节将考虑移动传感器不同初始位置和移动成本对轨迹的影响。同时在同等条件下做了对比实验,研究两种算法下移动传感器到数据接收器的数据吞吐量以及是否都能找到最佳收集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限的步数里,两种算法训练的模型都能收敛,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收敛速度要比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更快,且效果更加稳定,由此,本文得出结论是移动传感器更适合在连续动作空间下移动,这也更符合实际情况,选择深度确定性算法来解决本文提出的轨迹优化问题也更加合理。
其他文献
针对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态与村民需求不匹配的现状,提出“两模型三层级”的乡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方法。以西安周边乡村-车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法构建车村公共空间双层网络模型,即:物质网络模型与村民行为网络模型(两模型)。从“聚落-片区-单点”三个层级(三层级)设计衡量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指标,并通过双层网络模型指标的对比分析,精准定位车村公共空间需要优化提升的要素。最后,
期刊
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sensing,MCS)是一种高效的数据感知方式,由携带移动设备的用户到指定地点采集数据。感知平台要求用户提供实时位置以便进行任务分配,但位置信息的共享会带来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一些用户出于对自身隐私的担忧,拒绝参与感知任务,导致任务完成率降低。为有效解决移动群智感知中的用户位置隐私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技术手段。差分隐私是目前相关研究中采用的
学位
光催化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燃料小分子或产生氢能源,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对太阳光缺乏有效的利用,导致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不高。因此开发一类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尤其是可见光或近红外(NIR)响应的光催化剂是非常必要的。迄今为止,人们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并且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其中,金属硫化物,尤其是Zn In2S4(ZIS),作为一
学位
加积型红土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陆相沉积,是研究中低纬地区第四纪古环境记录的良好地质载体。其沉积剖面的结构存在两种类型:第一类自上而下为黄棕色土、网纹红土、砾石层和基岩;第二类自上而下则为均质红土、网纹红土、网纹砾石层和基岩,两类剖面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纹化过程结束以后一些剖面上覆均质红土,而另一些剖面则上覆黄棕色土。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形成环境已有较多研究,普遍认为网纹红土是夏季风异常强盛时期湿热风化的产
学位
炔醇催化加氢制备烯醇是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抑制生成的C=C键进一步加氢生成C-C键是该反应的关键。Lindlar催化剂对该类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因此,Lindlar催化剂是工业上生产烯醇用到的主要催化剂,Lindlar催化剂通过引入铅盐对Pd纳米颗粒进行毒化,并加入喹啉和噻吩等含氮、含硫的有机物抑制烯醇在活性位点上的吸附,从而提高该类反应的选择性。但是,铅盐和有机抑制剂的引入
学位
从分子水平研究多相催化剂表面物种与催化剂表面结构,进而解析催化反应机理、活性位点及其催化作用是催化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红外光谱可以获取探针分子与反应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的振动与转动信息,由此识别表面物种、推断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吸附位点信息,是多相催化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然而,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与研究反应机理仍存在重要挑战:(1)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一般根据自由分子的特征频率或文献
学位
从几起典型轨道绝缘烧损案例的概况、原因、整治方案入手,分析牵引回流不畅原因,提出改进牵引回流切断点设计、增设空扼流、补强回流线缆疏通牵引回流等措施,解决大电流烧损绝缘的问题。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在设计、施工、运营中对牵引回流优化整治,超前防范,有借鉴意义和长远影响。
期刊
《辇下曲》是元代文人张昱早年旅居王都时有所闻见而作、后有意整理而成的组诗,共有七绝131首。文中对它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辇下曲》的范围及创作情境的探究。其成稿,从作者层面来说,既得益于张昱早期游历京师时处处留意、时时落笔的行为,也得益于他对文稿的有意整理;从政治环境来说,《辇下曲》的创作与元代的两都巡幸制度、皇室对待宫词写作的宽容态度、南人的政治困境是密不可分的;从文化环境来看,张昱创作
学位
《十先生奥论注》是成书于南宋中期的宋代论体文章选本,是由建阳麻沙书坊的书商编、注、刊刻,以呈示范文的方式教习举子试论写作的科举用书,目前仅存四库本。全书原本四十五卷,有阙佚,现存四十卷,分为前、后、续三集,共收录16位作家214篇文章,前集第八卷开始有注文。论文以四库全书版的《十先生奥论注》为研究对象,立足文本,在分析考证文献的基础之上,从成书背景、选本内容、行文艺术、注文以及价值等方面阐释此书。
学位
利用荧光成像技术对细胞膜进行长时间、高特异性的实时跟踪,对研究和细胞膜相关的生物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商用化的聚集诱导猝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荧光分子探针和新兴的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分子探针都是根据传统的细胞膜模型(磷脂双层结构和插在其中的糖蛋白)设计的,大多是以两亲的磷脂分子为靶向单元,通过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