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其首选的治疗方式;而食管癌手术不可避免的要破坏其固有的解剖结构,术后残余食管在生理和功能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患者术后残留食管、胸胃的功能变化,如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吞咽顺应性降低、烧心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对手术后残余食管功能变化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兴趣,但多数学者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患者术后的主观叙述,缺乏客观的实验数据支持,并且目前未见将食管腔内测压和24h动态pH结合起来综合分析食管癌术前及术后三种不同吻合口平面(颈部吻合、主动脉弓上吻合、主动脉弓下吻合)的压力、残余食管的湿咽蠕动振幅与胃食管返流情况的报道。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食管腔内测压与食管24h动态pH监测来分析术后三种不同吻合口平面的压力、残余食管的湿咽蠕动振幅变化与胃食管返流情况,并且与术前对比分析,明确三种不同吻合口平面的压力与胃食管返流关系、明确吻合平面高低与胃食管返流关系、明确残余食管湿咽蠕动振幅大小与吻合平面高低变化情况及残余食管湿咽蠕动振幅与胃食管返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间四川省肿瘤医院胸一病区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5例,该45例患者均符合本课题研究的入组条件,根据食管肿瘤的位置(食管胸上段、中段、下段),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15例,即A组(颈部吻合组)、B组(主动脉弓上吻合组)和C组(主动脉弓下吻合组)。术前2天分别检测其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ow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 LESP)、食管湿咽的蠕动振幅及食管24h动态pH值;术后1月检测其不同吻合口平面的压力、残余食管湿咽的蠕动幅度及吻合口平面的24h动态pH。综合分析各组术后不同吻合平面的压力、残余食管湿咽的蠕动幅度及吻合口平面的24h动态pH的变化,并与术前基础值对比。结果:术前:(1)食管胸上段癌、中段癌、下段癌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分别为(25.45±10.61)mmHg、(27.11±9.92)mmHg、(26.34±8.87)mmHg,三种不同位置的食管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4P>0.05);(2)食管胸上段癌、中段癌、下段癌的湿咽的蠕动振幅分别为(75.10±18.76)mmHg、(74.24±20.65)mmHg、(77.43±22.20)mmHg,差异也无显著性(F=2.13P>0.05);(3)食管胸上段癌、中段癌、下段癌三者食管24h动态pH(见表5),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组(颈部吻合组)、B组(弓上吻合组)、C组(弓下吻合组)吻合平面的压力分别为(4.18±2.67)mmHg,(3.98±3.14)mmHg,(4.29±3.26)mmHg,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6P>0.05);(2)A组、B组、C组残余食管湿咽蠕动振幅分别为(15.52±10.23)mmHg,(24.52±12.42)mmHg,(32.48±9.68)mmHg,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31P<0.05);(3)A组、B组、C组间的残余食管24h动态pH分别为(见表6),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S术前:(1)A组吻合口平面压力(4.18±2.67)mmHg VS术前LESP(25.45±10.61)mmHg,二者间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9P<0.05);B组吻合口平面压力(3.98±3.14)mmHg VS术前LESP(27.11±9.92)mmHg,二者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3P<0.05);C组吻合口平面压力(4.29±3.26)mmHg VS术前LESP(26.34±8.87)mmHg,两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t=9.62P<0.05)。(2)A组湿咽残余食管蠕动振幅(15.52±10.23)mmHg VS术前湿咽食管蠕动振幅(75.10±18.76)mmHg,二者间比较(t=6.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残余食管湿咽蠕动振幅(24.52±12.42)mmHg VS术前湿咽食管蠕动振幅(74.24±20.65)mmHg,对比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t=8.79P<0.05);C组湿咽残余食管蠕动振幅(32.48±9.68)mmHg VS术前湿咽食管蠕动振幅(77.43±22.20)mmHg,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3P<0.05);(3)A组、B组、C组残余食管的24h动态pH分别与术前食管胸上段、中段癌、下段癌的食管24h动态pH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术前食管胸上段癌、中段癌、下段癌三种不同位置肿瘤的LESP、食管湿咽蠕动振幅、食管24h动态pH均无显著差异;(2)术后A组、B组、C组吻合平面间的压力无显著差异;A组、B组、C组间残余食管湿咽蠕动振幅有显著差异,依次为:C组>B组>A组。A组、B组、C组残余食管的24h动态pH组间差异显著,依次为:A组>B组>C组。(3)术后A组、B组、C组吻合口平面压力、残余食管蠕动振幅均低于术前LESP、食管湿咽蠕动振幅;(4)术后残余食管24h动态pH检测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术前食管内24h动态pH的检测指标,但术后直立位时残余食管pH<4的时间(%)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5)术后的胃食管返流(GER)、残余食管湿咽蠕动振幅与吻合平面(残余食管长度)密切相关,可以认为吻合平面越高,残余食管湿咽蠕动振幅越低、GER越重;反之吻合平面越低,残余食管湿咽蠕动振幅越高、GER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