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人类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离不开人类的体验感知,语言能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王寅,2005)。人类的体验感知和一般认知能力对语言的形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本身,而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来源于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存在于由许多认知活动构成的框架之中。即话语的意义并不存在于话语的形式之中,而是需要语言使用者以实际的话语语境为基础,通过复杂的认知运作和广泛的百科知识才能得以构建。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交际活动,绝非是原语和目的语在语言层面上的互动,而是需要译者基于对原文语篇的体验和认知来理解原文的各类意义。人的认知一方面基于体验,另一方面又具有差异性和创造性,因此翻译活动将不可避免的带“主观性”,从而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创造性。翻译实践中,由于语言形式的干扰与限制,译者常会遇到各种翻译难题。同时翻译绝非仅是语言层面的互动,更是文化间的交流。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会出现文化空缺或是文化冲突。这种文化空缺或是文化冲突限制了原作的可译性程度,使得原作带有文化抗译性。因此,翻译过程中的这些难题需要译者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作为认知的一个阶段或是一种手段,视觉化操作在翻译过程中有助于译者实现创造性翻译。在构建原文意义和译文意义过程中,译者依据自身的百科知识,结合实际语境对文本进行视觉化操作,激活相关框架及其对应的场景,促生创造性翻译。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范畴作为提示性手段,有助于更好地观察和更精确地确定具体的视觉化认知路径。本文从认知视角,以《红楼梦》的霍克斯译本为例,借助原型,场景-框架语义学两个关系密切的认知语言学概念,观察和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通过视觉化操作而达到创造性翻译,并且利用视觉化操作方法来分析译者的翻译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同时,针对翻译中的文化抗译性,本文也提出了有效的补偿措施--借助视觉化为手段进行文化移植,这对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中华文明同世界的对话,实现世界文明多元化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视觉化如何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以及视觉化翻译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阐述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知语言学观下视觉化翻译的含义;二是认知语言学观下视觉化翻译的操作手段,具体为如何借助原型、场景-框架两个认知语言学范畴来阐释翻译中视觉化操作。第三部分为具体案例分析,以《红楼梦》的霍克斯英译本为文本,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与场景框架语义学理论,从三个方面观察和剖析翻译过程中译者视觉化的具体操作,阐释其创造性翻译的形成过程。第四部分通过分析翻译中历时已久的文化抗译性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补偿措施—通过视觉化操作进行文化移植,从而既创造性地解决翻译中的这一难题,又能达到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世界文明多元化这一目标。最后一部分总结了视觉化翻译对实现创造性翻译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