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与世界联系的愈加紧密,选官理念和人才要求发生了转变。清末的选官方式也随之转变,从原有的科举取士到后来的学堂教育选官、留学生毕业生选录和议员选举制度。在清末的社会转型期,新的选官方式作为一项新制度,从最初的设定到实行,以及实行过程中的不断修正和完善,乃至最后的废弃这整个过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因此,本文将时间立足于清末新政时期(1901—1911年)的坐标系内,重点考察清末新旧交替时代,从思想层面考察国家选官理念的变化,从现实层面考察推动选官方式变化的因素,具体阐述选官方式的变化,总结清末选官方式的特点以及其所导致的国家公务人员结构和素质、国家行政体制和后世社会的影响等等。本文正文部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清末选官制度变革的背景。思想层面,清廷的选官理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官员录用的标准已是鼓励新旧学兼通。现实层面,清廷统治者的用人新需求、洋务运动的开展以及科举制度自身的异化推动了清廷选官制度的变革。第二部分清末选官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废除科举制度,引入学堂教育选官、留学生毕业选录制度和议员选举制度这三种新式选官制度,新式选官制度注重考生的新学教育背景,简化了官员选录的程序,将考试的重点放在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而不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并在实行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完善。第三部分清末选官方式的特点和历史影响。其最大的特点是文武官员的选拔录用趋向专业化,官僚成员的构成由原有的儒臣向具有新旧学兼具背景的新式官员转化。新录官员改变了国家公职人员的结构,他们专业素养和优秀能力在实务操作中渐渐体现出其优势。然而选官制度的变革使得清廷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人才来源,其中央权威进一步被削弱,加剧了官僚队伍的混乱和腐败,导致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渐渐出现分离的趋势,改变了原来“士农工商”各阶级的社会地位,最后动摇了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传统文化,使清廷失去了其稳固统治秩序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