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回顾了中国英语研究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这个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英语的特征,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及其中国英语研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该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言,提出中国英语具有客观必然性,简要地介绍该文的内容和安排.第二章回顾中国英语研究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提出该文将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这个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研究.第三章探讨中国英语形成的理论基础,论述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特征以及英语特性中语言性和文化性的划分,提出中国英语应包括英语特性中的语言性,文化性和汉语特性中的文化性.第四章从作为语言本体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几个层面,系统探讨中国英语的特征体现.第五章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英语以及影响中国英语接受性的因素,探讨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中国英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困惑,误解和冲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六章探讨中国英语研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提出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这个角度重新认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的国际化意味着本土化,要树立语言意识,中国的英语教学应该面向中国.第七章是结束语,讨论对待中国英语的态度和中国英语的前景.
其他文献
奥康纳的一生短暂而又充实:写小说并饲养孔雀.从父亲那儿遗传的狼疮缩短了她的生命.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没有放弃其宗教所赋予她的希望.奥康纳本人完全是其宗教的产物,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马尔克斯和莫言的作品都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本论文基于“误读”和“创造性
该文主要论述尤金·奥尼尔在《安娜·克里斯蒂》中所体现的悲剧色彩,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探讨人与命运的悲剧性主题,有作家说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命运,因此,该章通
翻译工作者及译作读者经常发现在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译作中原文与译文达不到对应,尽管诸多翻译理论强调这种对应,例如Eugene A.Nida创立的功能对应理论.然而语言学研究表明,
简·斯迈利(1949-)是美国当代文坛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反映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面貌和状态。她的代表作《一千英亩》先后荣获1992年度普利策奖及美国国家
该论文主要将弗洛伊德学说作为连结点,把这两篇中、短篇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主题到形式,从题材内容到技巧风格,从弗洛伊德的影响到两部作品所引发的一些重要问题的方方面面进行
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难以理解,更难以运用得当.能否正确使用成语往往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标志.带有文化色彩的英汉成语在翻译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
从我们个人的经验出发,我们很容易接受一个观念,那就是国家的国旗应该受到最高的敬意和相应的保护,而且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关于国旗的相关法律.但是发生在美国大陆的国旗事件具
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研究已经有非常长远的历史。随着对其研究的日益深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后,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研究隐喻的学者越来越多,隐喻研究也取得显著成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英语的需求也越来越有目的性,如进行科学技术交流、商业交流或充当导游等。特殊用途英语应运而生,并发展出许多分支。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