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发与高送转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i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转在A股市场上备受投资者追捧,每年报表公布日前后会出现相应的高送转行情,高送转已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之一,有的上市公司也把高送转视为一种市值管理的工具。而定向增发由于其融资门槛较低,融资类型多样已成为A股市场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相对于公开增发而言,定向增发下增发对象与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谈判机会,那么高送转是否可以成为外部投资者与公司谈判的筹码?如果投资者可以分享高送转所带来的财富提升,那么投资者是否会要求较少的折价?现有文献多针对定向增发的折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或者单独讨论高送转动机和市场反应,没有将定向增发决策与高送转行为相结合探讨其关联性。本文将高送转与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相结合,通过对2007-2015年A股非金融行业的定向增发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证实定向增发样本与高送转的时点相关性以及高送转的时点偏好,并对机构投资者参与下的高送转与定向增发折价的替代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与高送转显著正相关。(2)机构投资者参与下的定向增发偏好在定向增发之后高送转。(3)机构投资者参与下,定向增发之后的高送转与折价显著负相关,高送转与定向增发折价有替代作用。本文基于一个创新的视角将定向增发与高送转相结合,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启示公司在面对机构投资者参与下的定向增发时辅助采取高送转并合理选择高送转时点来避免财富损失,并且为投资者在利用高送转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合理建议。另外,同时可以为监管层针对不同定向增发对象下的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可
期刊
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其相关制度也在快速更新和发展着。但任何制度都有其自身局限性,难免存在漏洞并被利用。ST制度的目标是警醒市场投资者一些公司存在经营异常等问题,而实际
交通运输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近年,我国高速铁路里程飞速增长,高速铁路的发展给公路客运业带来很大影响。因运输效率相对较低、运营速度受限、能源价格不断上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科技创新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当前,在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中
摘 要:人工智能是近来研究热点。分别在人工智能界别、角色、赋予人以及制度等方面重点探讨其可能的情感约束作用,以期达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好的发展的同时,不至于因为“情感泛滥”而引发一些严重地后果的目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 情感 约束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085-03  1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
调查走访学生,什么样的品德课最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说,不喜欢死记硬背概念条条,不喜欢生硬呆板的说教,喜欢讨论热点问题,喜欢形式多样的教学。传统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就表现为“厌学”。作为一名品德课老师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让品德课生动起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有趣导入的品德课是最成
摘 要:物理学科说理严密,数学知识多,单位复杂,学习难以入门,甚至听不懂,这是大部分对物理产生厌学情绪的藏族学生的共同心声,更是藏区初中物理教师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一个心病。  关键词:藏族学生;厌学情绪;物理  本人在西藏从事物理教学已经13年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觉得大部分藏族学生不爱学物理这门课。物理学科说理严密,数学知识多,单位复杂,学习难以入门,甚至听不懂,这是大部分对物理产
在当今这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崭露头角,国与国之间竞争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当前我国正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热点之一,它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从观念理论、制度体制还是从实践操作上
以实物、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这就使得多媒体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酿成苦果。  在2000年,我第一次接触多媒体教学是在一次观摩课上,看着平日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