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两方面对中医痰瘀相关学说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 理论探讨主要包括:中医痰瘀相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其中有重要影响的医家主要是:《伤寒杂病论》首先提出了“瘀血”、“痰饮”病名,还创立了大黄牡丹皮汤等痰瘀同治的方剂;元代朱丹溪首次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这一科学论断,并极力倡导痰瘀同病,需痰瘀同治才能取效,备受后世医家推崇,对后世中医痰瘀相关学说的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是中医痰瘀相关学说的雏形。清代名医叶桂首先创立了“久病入络”学说,认为久病入络,须考虑痰瘀互阻之证,将痰瘀同治法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病证,在用药上善用虫类药物,为后世痰瘀相关学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唐容川明确地提出瘀血、痰水相互胶结为害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等疑难杂症,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方药,痰瘀学说贯穿于《血证论》之始终,对痰瘀相关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堪称痰瘀同治之大家。建国后专家和学者对本学说的研究和探讨,开辟了对某些疑难病证治疗的新途径,丰富了中医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此外,从痰瘀的概念、与气血津液的关系、与脏腑的关系及痰瘀的相互转化关系对痰瘀相关的生理病理基础进行了探讨。从概念、产生机理、辨证和治则、治法几个方面对痰饮、瘀血、痰瘀证进行了区别。 临床部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从痰瘀同病形成的原因、部位、病性、病势阐述了痰瘀同病的四诊要点。通过问卷调查初步得出中医痰瘀证型的临床相关症状:多起病缓慢,病程长,多见于慢性病者和中老年人及形体肥胖者。患者多神志抑郁、面色晦暗、口干不喜饮。舌象多见舌色黯红、舌体胖大,有瘀斑瘀点,舌苔多为腻苔,舌下脉络多有迂曲。脉象多为涩脉、滑脉。且一般是先有痰而后致瘀。与五脏中的脾、肺三脏关系最密切。同时提出对痰瘀证治总治则为化痰祛瘀,临床上常用的有温胆汤、千金苇茎汤、小活络丹……等。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邓铁涛教授结合岭南气候、环境及人群特点,提出了气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血痰瘀理论,并将其病机概括为“痰是瘀的早期阶段,瘀是痰是进一步发展”,治疗上创用益气除痰的温胆汤加参化裁,效如捍鼓。 在肺癌的痰瘀辨治中除阐述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同时结合临床收集的33例辨证为痰瘀证型的肺癌患者的观察,认为岭南地区肺癌患者痰瘀证型比较多见,治疗上主张多用益气健脾法和活血化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