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受到了普遍关注。城市公用事业由于民营化改革后凸显的问题不断出现,价格上涨,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等现象愈演愈烈,极大地损害了公众利益和社会和谐,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成效是一件非常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对加强对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政府管制,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在肯定民营化对促进城市公用事业经济效率,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缓解城市公用产品供求矛盾等方面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以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产生的负面效应为切入点,讨论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存在的负面效应,对其结合经济学原理以及典型案例进行论证分析,并进一步地分析负面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管制政策体系。为更好地落实国家有关鼓励与支持民营化政策,进一步推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资料。具体来讲,本文首先对城市公用事业的性质、民营化理论以及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管制这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重点研究了政府对城市公用事业的管制。然后,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对国有资产流失和政府承诺缺失这两方面的负面效应做了博弈论的经济分析,对价格问题运用了信息经济学原理进行了简要研究,同时,对普遍服务难以保障和政府高价回购的负面效应进行了经典案例论证。接着,本文针对此类负面效应,得出政府在对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由于政府对民营化目标的模糊,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对特定项目的民营化缺乏科学论证以及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制,从而导致了民营化产生的负面效应。最后,得出就减少民营化负面效应的基本对策是,建立与完善有关民营化的法规政策体系、明确城市公用事业的管制机构及其职能、加强对城市公用事业的政府责任和民营化程序的科学性,以促进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顺利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对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负面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业界对于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民营化治理模式以及民营化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效益等,极少研究是关注民营化后带来的问题,而本文通过有关学者对民营化进入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在我国民营化改革至今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寻找合适的城市公用事业绩效评价体系。2.运用新兴的管制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管制机构和职能配置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管制机构过于分散,各部门和机构权责不清,协调性不够,导致民营化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本文运用新兴的管制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管制机构的建立和配置提出了意见,并对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3.论证了如何加强城市公用事业特定项目民营化的科学性和程序性。政府对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特定项目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盲目改革,造成了城市公用事业的负面效应。由于目前的文献对民营化项目的科学性和程序性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并对政府就如何加强特定项目民营化的科学性和程序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