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在成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居第二位,且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多年来应用分子免疫、基因治疗以及抗肿瘤血管形成的分子靶向治疗,对晚期或转移性肾癌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年来肾癌的血管生成及抑制因子的研究逐渐深入,血管生成是新血管从业已存在的成熟血管网中的穿生,对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关键作用。肾癌具有特殊的遗传生物学特性和异质性,较易发生转移,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恶性实性肿瘤。研究证实其可以在体内外高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强力促血管生成因子,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而Tumstatin则可特异地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蛋白的合成,导致内皮细胞凋亡,使新生血管合成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抑制和促进血管生成的调控因子,包括Tumstatin和VEGF在肾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肾癌的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所用病例取自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5月~2010年2月手术切除肾细胞癌组织标本且临床资料齐备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60.2岁。按WHO分级标准,G114例,G226例,G310例。采用Robson分期,Ⅰ期14例,Ⅱ期15例,Ⅲ期12例,Ⅳ期9例。另取肿瘤旁>2cm区域的正常肾组织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染色切片均由同一位富有经验的病理医生在同一条件下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阅片。Tumstatin、 VEGF蛋白阳性为肿瘤细胞胞浆表达棕黄色颗粒。为精确判断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减少假阳性率,记分标准参照许良中等的方法,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共记录1000个肾癌细胞,根据细胞浆的着色程度及着色细胞的百分率进行评分计算阳性系数。统计软件采用SPSS13.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umstatin蛋白在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8.6%,在肾癌组织中为42%,在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肾癌组织(x2=11.790,P<0.01)。Tustatin蛋白表达水平在Ⅰ~Ⅱ期的病例中呈高表达,与Ⅲ-Ⅳ期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VEGF蛋白在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2.1%,在肾癌组织中为68%,在肾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x2=19.588,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在高分期,有肿瘤转移的病例中呈高表达,与低分期,无肿瘤转移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Tumstatin、VEGF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显示,Tumstatin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1)Tumstatin和VEGF在肾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肾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2)Tumstatin在肾癌组织中低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VEGF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低表达,Tumstatin、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证实Tumstatin、VEGF是肾癌血管生成的关键调控因子;(3)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肾癌血管生成调控机制的认识,Tumstatin、VEGF可望成为肾癌抗血管治疗的重要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