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使人们意识到,译者不应也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文化派翻译理论家指出,翻译永远不会在真空中进行,它必然受到当下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操控。因此,译者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忠实。自此,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发一系列讨论。然而,在此阶段,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文化等外部因素上。近年来,译者主体性越来越成为翻译领域学者热议的话题。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译者主体性的文章也数量众多。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了介绍回顾,发现这些文章虽然都将视线转向译者主体性,却大多倾向于将译者视为一个整体。本文试图将讨论焦点转向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译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一无二的审美价值,艺术追求,和翻译理念。为了进一步厘清主体性的内涵,文章的第二部分回归主体性起源学科哲学领域,回顾了主体性在哲学领域的研究重心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类个体的发展阶段,并借用三组彼此互相对立的概念,通过强调译者主体性内涵中的主动性、自觉性(自我身份意识)、及偶然性,进一步解释这一转变,从而将译者主体性研究从外部因素和整体化视角转向译者本身和个体视角。第三章以施咸荣作为案例研究,分别从主动性、自觉性、及偶然性三个方面考察了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施咸荣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他将毕生精力致力于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同时,他也是英美文学领域的研究专家。本文选择施咸荣先生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正是考虑到他具有翻译家与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的双重身份,这使得他更能从文学价值的角度考量自身的翻译实践。在以往对施咸荣的及其译本的研究中,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时代,施常常作为受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影响的例子被提及。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入手,将施视为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进行译者主体性考察。通过研究施的译序以及对其不同作品的比较考察施对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态度,借助施自己对翻译活动的论述以及其撰写的文学评论等文章考察其翻译观,从而为读者呈现一个更真实、更鲜为人知的译者形象,并从中体会译者主体性的实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