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已有大量学者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伴随该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一方面,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某一产业的经济增长或是政府产业政策的出台都会吸引劳动力流向该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对国家经济增长也有重要作用。本文是以我国1978年至2016年的31个省份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并对产业结构升级如何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方面,本文用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来代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用GDP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上,分别选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解释变量,用GDP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上,在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期作为工具变量,估计方法上选用广义矩估计(GMM)进行参数估计。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有抑制作用,但从我国长时间段内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看到,我国的经济从1978-2016年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因此可以认为虽然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对经济增长速度有抑制作用,但对于经济增长本身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可以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为经济增长增添了长期动力。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回归结果与动态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结论。具体而言,本文用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来衡量产业结构升级,而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具体衡量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抑制作用,表明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水平的改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这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在不断地转型。本文选择产业结构合理化偏离来刻画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偏离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负向关系。这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偏离程度降低,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