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代《时代周刊》上的日本国家形象研究-1991-2011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130293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周刊》作为美国解释性新闻杂志的鼻祖,它的报道内容涉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同时也在解读这些国家的形象。后冷战时代中,《时代周刊》对日本一直保持较高的关注度,报道内容涵盖日本社会的诸多方面,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这些报道立体地展现出日本强硬、发达、友好、坚毅、混乱、矛盾和时尚的多重特点,塑造了其良好和奋进的整体国家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时代周刊》对日本国家形象的描述既有客观、公正的一面,也有从美国价值取向出发、误读日本的一面,同时,《时代周刊》对日本进行报道不仅展现出其国家形象,也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塑造了日本国家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在记录世界新闻的过程中,也反作用于现实社会。本文意在从日本“挑战现存国际秩序”“软实力”和“其他因素”三个角度介绍和总结后冷战时代《时代周刊》塑造的日本国家形象,在此基础上论述报道的客观性和失真性。第一部分,在对《时代周刊》杂志的介绍及对“国家形象”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和定义的基础上,重点概括后冷战时代《时代周刊》上日本的整体形象,并分析《时代周刊》在日本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的解读权和塑造力。第二部分从“政治及军事”“经济”和“高科技与新能源”三个方面描写日本展现出的挑战现存世界秩序的形象。重在表现日本积极发展自身实力、强硬对外、挑战国际现存秩序的形象。第三部分从日本软实力角度出发,分析日本在文化、体育领域中的形象及日本软实力的多种输出方式。意在展现日本除强硬地挑战国际秩序外,更注重建设自身软实力,并通过多种方式输出其自身文化价值观的形象。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日本原子弹、地震及恐怖袭击;其次介绍了日本商界和时尚界的知名人物;继而论述日本的时尚、特色店铺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通过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的细致描写和总结,呈现一幅日本社会的全景图。第五部分在前文对后冷战时代《时代周刊》上的日本国家形象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报道形成的三个因素——国际环境、媒体内部和个人因素,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时代周刊》对日本国家形象报道的真实客观性和失真误读性。进而说明:《时代周刊》作为美国门户新闻杂志,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对美国及世界的时事具有极强的历史记录功用,但作为美国体制中的新闻杂志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的影响,对他国形象产生了误读,这也是《时代周刊》无法摆脱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幼小课程衔接指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之间的连续性、连贯性、持续性。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重庆市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幼小课程衔接在
在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论,围绕着"顺应"与"引领",人们各执一词。一味地顺应可能会导致教育的"去教育性"和"反教育性",导致市场的"无序"和"失德"。从教育实践的超
国家和社会普遍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师资至少提升至专科层次。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性质进行理论思考是构建整个培养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从其
有关经验的反思从古希腊业已开始,那个时候经验还是被作为浮游于哲学系统外围的东西而存在的。而至近代哲学,经验的这种被动局面终于发生了根本转变,英国经验主义的出现为使经验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浆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影响,并探讨血浆CRP、Fib与脑梗死后VCI的关系。方法筛
地方政府的执行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家治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自治思潮的影响和地方自治实践的推动,地方政府的执行力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从社会自
幼儿抗挫折能力是幼儿适应社会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存能力,是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7名3~5岁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幼小课程衔接问题一直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受到来自教师、父母以及政府的极大关注。探讨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可以采取三个角度,即幼儿身心发展、学习经验的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一线教育工作者为导向,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由职业情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构成。学校应通过各种活动激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我国社会服务供给的新模式,这也是未来我国社会服务提供方面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有利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福祉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