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汁脱苦技术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桔类水果包括柠檬、脐橙、甜橙、柚、葡萄柚、蜜柑、红桔、金桔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柑桔汁的需求量成倍增长,根据农业部柑桔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前后我国橙汁需求量为180多万吨。迄今为止,柑桔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已涉及制汁、罐藏、酿酒、糖渍以及芳香油、果胶的提取等方面。然而许多柑桔果实带苦味,其制品加热后变苦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柑桔加工业的发展,柑桔果汁中含有一定的苦味是保持产品特有风味必不可少的,但苦味过强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销售,因此柑桔果汁必须进行脱苦处理。本试验设计和筛选出一条优化的柑桔汁脱苦工艺流程并确定其优化参数,确定柑桔汁苦味物质的组分。通过不同脱苦技术的选择,研究利用不同脱苦技术去除苦味后对柑桔汁组分的影响,最终确定柑桔汁脱苦技术的工艺参数。本试验主要进行了柑桔汁苦味物质的基础性研究(苦味物质的种类、含量等);进行了生产工艺过程中苦味物质的控制的研究;进行了脱苦技术的研究与综合效果评价;以及研究了脱苦方法对果汁品质的影响。当用柚皮苷酶作用于柑桔汁时,通过正交试验,柚皮苷酶处理橙汁的最适组合为pH 4、酶用量1.0g/L、40℃酶解70min,该处理能将橙汁中50%左右的柚皮苷降解;柚皮苷酶处理柠檬汁的最适组合为pH 4、酶用量0.8g/L、40℃酶解70min,该处理能将柠檬汁中20%左右的柚皮苷降解。虽然能较好的降解柚皮苷,但是对苦味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柑桔汁中对苦味影响较大的是柠檬苦素。通过活性硅酸镁对橙汁和柠檬汁的脱苦处理的试验表明,硅酸镁的最佳活化方式是650℃活化3h;在橙汁和柠檬汁中分别加入1.5%与2.0%能将柠檬苦素的脱苦率达到95%以上;而在橙汁中只加入1%的650℃活化的活性硅酸镁,摇床频率为150r/min、振荡温度为10℃、振荡1.5h,其柠檬苦素脱除率可达84.3%;离心分离时,离心的转速是影响上清液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感官检验发现,经过处理后的果汁除苦味外的其他品质变化也不大。乙烯利处理锦橙的最适组合为乙烯利浓度0.8g/L、浸果50min、15℃贮藏、贮藏8天,经处理后的锦橙可将柠檬苦素降解30%左右。乙烯利处理柠檬的最适组合为乙烯利浓度1.7g/L、浸果50min、15℃贮藏、贮藏8天,经处理后能将柠檬中的柠檬苦素降解40%左右。而且经乙烯利处理后,对锦橙和柠檬中的理化指标影响不大。当在果汁中加入0.6%以上的β-环糊精时,能对柑桔汁中的柠檬苦素有较好的包埋作用,而且对柑桔汁的理化指标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就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大量应用。公允价值应用将加剧财务报表的波动,固有波动属于真实的经济波动,财务报表应予以客观反映;估计误差波动、混
研究背景血管再狭窄及血栓形成是导致血管球囊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后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粒细胞以及血小板被激活后可
个人独资企业虽不具有法人人格,但其独立的商事主体地位不可否认。我国法律对个人独资企业转让后的债务承担问题并未明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不同观点及立法例的比较认为,个人
为明确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采用实地采样调查、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法,研究若尔盖自然湿地保护区内相对原生沼泽(RPM)向轻度退化沼泽(LDM)、中
本研究在木醋液毒力测定结果基础上,以其作为增效剂,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其与戊唑醇不同混配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增效研究,筛选合适的组合并配置出相应的制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
中国华中地区有河南,湖北和湖南省,华中地区有着承东启西和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枢纽,而且河南作为中国中西部的第一经济大省,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起着整个华中地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tot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tPNS)对谷氨酸(glutamate,Glu)所致的视神经节细胞兴奋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为其用于青光眼的治疗提供理
圆周SAR是一种新兴的三维SAR成像系统,其通过对成像区域进行圆轨迹照射,可以实现对目标的三维聚焦。传统的SAR成像系统采用直线运动轨迹,导致空域频谱受到限制,圆周SAR采用圆轨迹
目的观察颅骨钻孔法在SSST大鼠模型中的应用,通过了解CNS中的脑红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进行评价,从而探讨一种成功稳定、易于复制、对大鼠脑损伤程度轻
汉英双语是如何加工的一直受到心理语言学家的高度关注,而对汉英双语和英汉双语词汇的加工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共选取高二学生104名,采用英-汉和汉-英两种跨语言语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