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资本市场在我国正式建立。由于资本市场建立较晚,我国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还不成熟,相关理论尚不全面。目前,我国关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研究大多借鉴国外的研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在不断地进行探索。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发展尚不完全。企业制定股利政策仅仅从大股东利益出发,缺乏对小股东的权益维护。现阶段,企业发放股利的方式是股票股利多于现金股利。虽然近几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企业逐渐增多,发放的金额也逐年增加,但是还是少于股票股利。并且和企业的税后可分配利润相比,分配数额还远远不够。西方成熟的股利政策应该是以现金股利的发放为主,而不是股票股利。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股利政策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上市公司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兼顾企业的股东、内部经营者和企业债权人的情况下,对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分配的政策。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股利政策的文献综述,具有代表性的是一鸟在手理论、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税收差异理论、客户效应理论等。紧接着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配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多为发放股票股利和低派现方式,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现象较严重。然后通过五粮液股份公司的案例,对其1998年上市以来到现在为止,股利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结论,找到股利政策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我国股利政策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可以通过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股权制度、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以及提高证券市场主体素质等方面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