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菲弗尔诗学理论观照下《快乐王子》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nying5322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翻译的文化研究中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目前,中国和西方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大部分研究都是关于三要素中的意识形态,而另一个重要因素—诗学,则没受到足够的重视。诗学关注的,一是文学技巧、体裁、主题、典型人物和情境、象征的组合,二是界定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角色。诗学对翻译的操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译文层面的操控,即翻译策略、翻译语言的应用;二是译文之外的操控,即体现在翻译选材、翻译目的等方面。1888年,英国著名唯美主义作家、诗人、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作品《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一经问世即受到广泛好评。迄今为止,《快乐王子》已经发行了许多中译本。周作人译本是第一个文言中译本,而巴金译本则是众多白话译本中最为流行的译本,因此,对这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是极有意义的。基于奥斯卡王尔德的The Happy Prince的两个中译本及勒菲弗尔的诗学理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从诗学对翻译的操控的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首先从对译文之外的操控方面分析周作人和巴金的两个译本,分别从翻译主题的选择、翻译目的、儿童本位角度和预定目标读者群角度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关于翻译目的,周作人译本旨在救亡图存,而巴金译本则旨在对资本主义黑暗面进行控诉并推动社会改革。周作人译本没有突出儿童本位,而巴金译本则突出了儿童本位。周作人译本的目标读者为少数知识分子,而巴金译本的目标读者则为成人和儿童;其次是从对译文层面的操控方面进行论述,分别从翻译语言的应用及翻译策略的选择方面进行分析。本论文透过诗学要素的变化揭示两译者所在时代诗学的变化,进而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诗学具有一定的操控作用,并且诗学也是流动的,非固定不变的。从晚清到20世纪40年代,文学翻译的功能从救亡图存演变为对资本主义黑暗面的控诉,翻译语言也从文言演变为白话。本文认为翻译活动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翻译行为与诗学之间有着相互关系。译者顺应主流诗学进行翻译。译者的译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等都会受到诗学的影响。此外,影响翻译活动的要素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两个译本均受到诗学的操控,通过对诗学要素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诗学的流变。本论文讨论诗学是如何操控文学翻译过程的,并将两位译者及其翻译作品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作者旨在文化层面而非语言层面的探讨,从而丰富《快乐王子》译本的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介绍PBL教学法的起源和内涵、PBL与传统的LBL的不同点及其设计理念和思路,提出PBL教学法的优点,指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长期运转的机械零件由于早期失效使能源与材料的消耗十分惊人。许多机械零件的损坏发生在表面,或者从表面开始。例如,磨损所引起的损坏都是发生在零件表面,疲劳引起的损坏也
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著名作家福楼拜精辟的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会合。”①可见,科学和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科学家也很热爱艺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利用。但我国与他国相比,由于国情和自然环境不同,在借鉴时要根据国情、建设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业科技园区。本文提出了的相应
目的:分析老年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克罗恩病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诊断为克罗恩病的3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新诊
极地之女迟子建以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和个人魅力始终关注着故乡的山川河流,淳朴民风还有那些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她以温柔多情的笔触书写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追求着人性的
作为最早的新诗社团之一,湖畔诗社的诗歌为中国现代爱情诗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在湖畔诗歌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因素,对于湖畔诗歌现代性的追求,是功不可没的。讨论传统性并不代表
设计硬件加速部件已成为扩展通用微处理器计算平台科学应用用途的重要手段。可重构加速部件既具有微处理器的软件灵活性,又具有专用集成电路的硬件高效性,是一种高效的硬件结
为促进水土流失防治保障生态安全并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索科学、高效的防治机制。回顾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变迁,考察体系框架下的福建水土流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