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该项战略调整的基础。实行农业生产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并且受气象、季节和生物生长周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较工业生产结构更为复杂。因此,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现状的评价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农业系统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撑下,结合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现状,以民勤、肃州、甘州、民乐作为研究样区,应用结构相似系数、结构变化系数等量化指标进行区域、时间序列上的比较分析,并引入信息理论中信息熵的概念作为产业系统结构稳定性度量指标,对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合理性实现了定量评价;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了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河西走廊当前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和农业资源禀赋为基础,根据河西走廊研究样区农业发展规划目标,建立结构优化模型,将体现不同调整策略的控制参数输入模型,应用LINGO最优化软件编写程序求解出相应的优化调整方案。该研究在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评价和调整问题进行科学地、系统地研究基础上,寻求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研究区农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对当前研究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以及切实推进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生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03—2009年研究内部研究样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都比较高,河西走廊内部农业具有很大程度的趋同性,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地域环境、资源享赋、农业生产条件较为相似;研究区2003-2009年的产业结构的时间序列变动系数均低于0.4,除个别年份个别研究样区外,农业产业结构在空间尺度上变化不大,但在整个时间序列上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变化波动较大,产业结构不稳定;河西走廊民勤地区产业结构系统熵值呈现降低态势,肃州、民乐、甘州产业结构系统熵值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尤其肃州、甘州熵值变动幅度较大,其说明肃州、甘州农业产业系统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大,而民勤反之。总之认为,肃州、甘州农业产业中,种植业尤其是制种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种植业在农业产值占有较大比重,而其他产业的发展与之相失衡。(2)研究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需要在满足外界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尤其是粮食安全、制种产业、蔬菜产业稳定供给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当地的现代畜牧业,适度地调整经济作物的种植。然而,地域资源禀赋的不同,生产方式不同,不同研究样区农业结构的优化更需要在实际改革中不断调整,最终趋向于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区农业发展,需要利用河西走廊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发挥畜牧业对其他产业的强拉动作用,整体规划,协调发展。在种植业内部,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饲草、饲粮作物,适当压缩粮食种植比例重点发展畜牧业,优化畜禽结构,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养殖规模,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