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是一种专性活体营养微生物,能与地球上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体。AMF具有促进植物营养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在生态修复和生态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影响G.e孢子萌发的几种因素,建立了AMF幼套球囊霉菌(Glomusetunicatum,G.e)与转移RiT-DNA胡萝卜毛状根的离体双重培养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研究了除草剂和杀菌剂对G.e孢子及其共生体系的影响。获得的具体结果如下:1.研究了培养基的成分、pH值、宿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和温度对G.e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在MSR、M、水琼脂和LB四种培养基中,G.e孢子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是MSR培养基,最适宜PH值是6.0。宿主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了孢子的萌发;4℃低温处理降低了孢子的萌发率。2.建立了G.e和转移RiT-DNA胡萝卜毛状根的离体双重培养系统。将无菌的G.e孢子和胡萝卜毛状根共同培养,45d后,培养基内出现大量菌丝和成熟的后代孢子,通过台盼蓝染色观察到G.e孢子对胡萝卜毛状根的侵染。3.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除草剂(草甘膦、扑草净、乙草胺)和3种杀菌剂(百菌清、多菌灵、福美双)在0.1、1、10mg/L三种浓度水平下对G.e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的影响。所有处理均对G.e孢子的萌发率和菌丝生长产生抑制效应,其中除草剂对G.e孢子影响大小依次是草甘膦,扑草净,乙草胺。杀菌剂对G.e孢子影响大小依次是百菌清,多菌灵,福美双,且杀菌剂对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的抑制作用大于除草剂。4.3种除草剂和3种杀菌剂对AM菌根侵染率、后代孢子产量、菌丝琥珀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抑制效应,总体上表现出随其浓度上升而下降的趋势,且四者之间呈正相关;接种AMF可以增加毛状根的生物量,降低毛状根内丙二醛的积累,缓解植物体内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减轻植物的受害程度,提高植物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