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英语教学中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引起了中国许多教育家、语言学家以及语言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激起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兴趣。文化与语言的交互关系、文化与语言教学的紧密联系已无需赘述。针对上述焦点问题中存在的一些误解,本文将进行解释和阐明。因此,本文的第一章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以特定语境为基础的。在追溯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的历史后,本章还将重新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予以定义;并同时介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个前提及各自的显著特征。 文章的第二章重点讨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及其理论基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目的是构建一种对世界的认知体系(即世界观)——这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这种观点也遍及全世界。接着,本文分别从社会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原型理论阐释上述世界观的形成;继而,根据这几种理论的阐述提出外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准则和指导方针。 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本章讨论如何在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与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相互呼应,同时也将第一章、第二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个案中,也就是将理论放到中国语境下进行研究。鉴于研究该问题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该章从五个部分详细进行讨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文化教学的任务、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文化教学的效果。在讨论文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文对目前中国最有影响的两种教学方法,即交际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进行了两组不同的问卷调查研究;而后,本文采用评价-分析和定性-定量的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诠释。 第四章包括第三章调查研究的结果和对全文的总结两部分。根据上一章调查研究的结果,作者尝试性地就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参考意见:文化教学的教材、文化教学的方法、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和将英语教学设置为融合文化因素的新课程。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综述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