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物联网中占据了一个关键位置,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工业和农业生产、智能交通等领域,然而大多数无线传感器都是采用电池供电,会影响无线传感器的可靠性。将环境中的风能、太阳能、振动能等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供给无线传感器使用,为了解决电池供电对无线传感器的应用限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特别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存在着丰富的振动能量,通过使用振动集能器来给相关的传感器节点供电,则可实时获得其相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物联网中占据了一个关键位置,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工业和农业生产、智能交通等领域,然而大多数无线传感器都是采用电池供电,会影响无线传感器的可靠性。将环境中的风能、太阳能、振动能等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供给无线传感器使用,为了解决电池供电对无线传感器的应用限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特别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存在着丰富的振动能量,通过使用振动集能器来给相关的传感器节点供电,则可实时获得其相关结构健康、运行状态等信息以确保行车安全。针对智能交通实际环境中振动激励多变的问题,本文以具有较好宽带性能的非线性压电屈曲梁集能器为基础,从结构方面引入调节机构对集能器的动态响应进行调节,以增强其宽带性能和功率密度,并进一步通过动力学响应的研究确定系统的调节策略,探索其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本文的研究工作及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一种具有调节机构的非线性压电屈曲梁结构。为了解决非线性集能器常常受限于低能响应的问题,在屈曲梁两端分别引入压电促动器作为驱动调节机构来调整其动态响应。将原始模型简化为包含质量、弹簧、阻尼的集总模型,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接着确定了集能器的屈曲水平和固有频率与驱动电压的对应关系,对压电促动器施加正电压增量使得屈曲水平和固有频率减小,而施加负电压增量则是相反。选取了多个激励频率进行仿真分析,发现调节后的位移幅值有所增大,说明了通过引入调节机构来改善位移响应的可行性。2、研究了一种基于屈曲水平调节的轨道跃迁简约策略。为了使改善集能器的位移响应并获得相对较高的最终高能轨道,通过调整屈曲水平的方式来改变其结构特性以匹配外界激励。该调节策略包含了两步屈曲水平调整,第一步是通过调整屈曲水平将低能轨道调节到高能轨道,第二步在高能轨道基础上继续增大屈曲水平直到获得最终的高能轨道。随后对高能轨道和低能轨道的吸引盆和位移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适当的外部辅助如屈曲水平调整是到达高能轨道的关键。实验分别针对单稳态和双稳态情况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调节时有少量能量消耗,但都可以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恢复,并且该调节策略能够实现较大频率范围内的调整。3、研究了一种结合屈曲水平调节和短暂电压激励的轨道跃迁综合策略。利用谐波平衡法研究了非线性屈曲梁振子存在的所有稳态行为。为了使集能器在外界激励变化的情况下处于相对较高的高能轨道,采用屈曲水平调节、短暂电压激励或二者结合的方式来调整集能器的动态响应。针对多个不同的振动激励,通过大量的仿真分析总结了一套系统的调节策略,给出了集能器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典型调节情形。实验得出的位移响应与理论分析结果比较吻合,功率最大可以实现两个数量级的提升。同时,调节过程中的最大能量消耗远小于集能器收集的能量。分析结果表明了该调整策略操作简单且无需复杂元件便可迅速调整到最优工作状态,有效地改善了非线性集能器在宽带振动激励下的能量回收性能。4、探索了自供电无线传感器节点在车辆上的应用。由于车辆中的振动是典型的振幅和频率不断调整的宽带振动激励应用场合,对振动能量回收装置的宽带性能要求较高。于是以发动机振动为例,分析了发动机的振动激励源以及相应的振动特性,将本文提出的具备调节特性的非线性屈曲梁集能器与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了构想结合,设想具备能源自给和自动调节的自供电无线传感器节点,为智能交通监测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我国的城镇化取得重大成就,城镇公共交通的发展也紧跟步伐,但存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钢轨波磨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车辆通过波磨路段时,轮对垂向力发生剧烈波动,产生刺耳的运行噪声,严重时甚至导致车辆倾覆等重大交通事故。目前针对波磨现象的措施是消除现有波磨,如打磨钢轨。虽然此类方法能短时间地消除波磨,但是波磨的复现率极高且复现所需时间较短,造成大量的维护资源浪费。为从源头解决地铁钢轨波浪形磨损问题
根据《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是我国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重点。新时代铁路运输以电力牵引作为主要动力形式,在电力机车主要的高压供电设备当中,车顶绝缘子承担承力与绝缘的功能。列车运行时,车顶绝缘子不断承受气流的冲击,在雾霾等严酷气象的共同作用下,车顶绝缘子表面容易积累污秽与水分从而引发闪络。为了提高铁路运输适应严酷气象的能力,本文根据空气动力学
随着智能网联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智能网联技术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新出路。由于车辆的更新换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城市交通系统将处于一个混合交通环境,即网联自动驾驶、网联人工驾驶和非网联人工驾驶车辆混行的交通流状态。本文以混合交通流为研究背景,探究网联自动车与交叉口的协同控制策略与方法。本文面向混合交通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队列的控制优化模型。将同一
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补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延吉市部分初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补白"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补白"的研究,提出了使用"补白"的建议,即加强教师对部编版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熟悉新课标,新教材,更新教学理念;认识"补白"的重要性,增强与教材其他版块的联系,以期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补白"的使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物理含义清晰,计算步骤简单明了,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系统的自由度。该方法是解决大型复杂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当中。本文考虑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中的子结构分析时,使用有限差分法代替有限单元法或者试验方法获取子结构的模态信息。系统介绍了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分析问题的具体步骤以及有限差分法,介绍了如何使用一阶中心差分法计算子结构的约束模态,以及如何构
风洞模型支撑装置的作用是对飞行器模型进行支撑与位姿调整,以实现飞行器气动性能参数的准确测量,是风洞试验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所设计的三自由度模型支撑装置能够适用于高速重载工况,并且可以在旋转中心固定时实现俯仰、偏航以及轴向运动控制。本文首先分析了风洞多自由度模型支撑装置研制的重要意义,调研了国内外多自由度模型支撑装置在结构与运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不足。根据技术需求,对比预先设计的三种模型支撑装置
道岔作为地铁轨道交通的重要连接设备,控制着列车的行进方向,其是否正常运行对列车的行车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现阶段道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方式主要以人工定期检修为主,存在诸如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本课题基于S700K型道岔转辙机的功率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完成道岔转辙机的故障诊断以及健康状态评估。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道岔转辙机故障诊断算法研究与实现。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专家经验,总结道岔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