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减排的热点问题,CO2在大气层中的积累,改变了全球碳循环的格局,碳循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为实施碳减排计划,我国每年大面积种植人工林来提高森林覆盖率来为陆地系统碳汇做贡献。中国是农业大国,关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碳汇还是碳源一直存在争议,如何减少农田系统碳排放一直是众多学者探索的热点问题,农业生态系统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低碳农业园区的构建,涉及到各子系统之间各种形式的物质循环和迁移,除了种植系统外还包括林地系统,养殖系统等。本研究选择上海崇明地区农业园区为研究地点,选择园区内两种典型人工林香樟林与银杏林,两种典型种植系统水稻田与生菜田为研究对象,探讨园区退田还林措施以及大棚与露地不同土地覆盖形式下各子系统碳平衡特征,以期为低碳农业园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研究表明:(1)香樟林乔木层年固碳量为8.21t·hm-2,凋落物年固碳量为2.01t·hm-2,土壤异养呼吸释放碳量为3.23t·hm-2,系统年总固碳量为6.99t·hm-2,表现为碳汇。银杏林乔木年固碳量为7.47t·hm-2,凋落物年固碳量为1.54t·hm-2,土壤异养呼吸释放碳量为2.74t·hm-2,系统年总固碳量为6.27t·hm-2,香樟林年固碳量略高于银杏林。(2)水稻整个生育期固定碳5.28t·hm-2,种植期间水稻田土壤异养呼吸释放碳量为3.1t·hm-2,人工管理碳源为1.03t·hm-2。水稻田净碳汇为1.16t·hm-2,表现为弱碳汇。(3)露地生菜整个生育期固定碳0.38t·hm-2高于大棚生菜0.36t·hm-2,生育期土壤异养呼吸释放碳量分别为露地0.68t·hm-2、大棚1.25t·hm-2,人工管理碳源均为0.33t·hm-2。露地生育期净碳汇为-0.33t·hm-2,低于大棚-0.92t·hm-2,均表现为弱碳源。(4)土壤呼吸是土壤最主要碳排放途径。农田土壤异养呼吸速率一般比人工林大,主要因为农田郁闭度低,受阳光照射土温上升迅速,再加上农田施用肥料,使得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进而释放出更多CO2。在构建低碳园区时,采取农林间作方式,降低农田郁闭度,进而降低土壤表面温度,从而减弱农田土壤呼吸。(5)针对园区碳平衡现状,当前最适宜的碳增汇措施为改善施肥制度,特别是有机肥配施等,在提高植被固碳量的同时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园区目前人工林种植面积相对于农田较小,且种植时间较短,固碳能力较弱。园区主要碳流动载体依然以农田为主,如何根据农田碳流动方式采取碳增汇减排措施是当前最主要问题,也是构建低碳农业园区最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