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以太网技术提升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通信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j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具备了必要的条件,根据IEC61850标准,将数字化变电站从结构和逻辑上分为站控层(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其中,过程层作为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接口,其主要功能有:实时上传一次设备采样数据;交换相关的在线检测和统计数据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工作状态信息等;过程层交换的数据与间隔层、站控层相比,报文种类多且数量较大。因此,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对于这些报文的响应速度和优先级要求各不相同。为保证过程层的通信正常,过程层选择交换式的以太网代替并行电缆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方式称为过程总线技术。为改善过程总线的通信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实时以太网技术的原理,并探讨如何在数字化变电过程层应用实时以太网技术。对于过程层数据传输的评价主要从可靠性,采样数据同步性和实时性来评判。针对前两点,目前采用的依赖于网络通信方式的解决方法比较一致:利用IEC62439标准实现网络冗余解决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利用IEEE1588协议解决采样值的时钟同步问题。但是对于第三点,现前主要依靠报文的优先级,网络结构优化,交换机的数据分流技术来解决。这些技术大多成本较高,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时性问题。因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使用以太网传输数据无法保证实时性的根本原因是以太网技术的物理层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以下简称CSMA/CD),网络中的各节点对带宽采用竞争机制。当多个节点同时检测到总线空闲发送数据时,这样就可能造成冲突。发生冲突的节点立刻停止发送数据,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送数据。这种机制简单、可靠,但是也造成数据发送延迟的不确定性,在网络负荷较重情况下甚至无法发送数据,因而不能满足实时数据的传输要求。本文从数字化变电站的结构入手,结合课题内容指出目前过程层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现状。引入实时以太网技术,分析各种实时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及其实现实时性的主要原理。结合部分实时以太网技术原理和过程层数据传输的特点,讨论如何将实时以太网技术应用于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通信。提出一种应用方案,针对提出的方案,搭建实验平台对该方案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
其他文献
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近年来,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大批外国留学生慕名来华学习汉语。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普遍受到了在华留学生的喜
近年来汉语典籍英译版引起世人广泛瞩目, 典籍中的文化专有项英译更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点睛之笔.文章以 《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卷》 一书为例, 试图通过统计
以罐瓶类器物作为主体,在其上采用堆塑的装饰技法,表现一定的内容,形成的罐瓶类器物,一般通称为堆塑罐和堆塑瓶。在浙江古代瓷业中,它最早出现于东汉,西晋时期曾风行一时,它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逐步的恢复阶段,各个企业也随之在不断的增多,参与到了市场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慢慢的暴露出来,内部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存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群体动力理论.该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他认为人们结成的群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之中.……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革新,自我教育理论的重要作用逐步得到重视。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发展,一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愈发强烈,高等教育需重新审视自身使命,发
进入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后,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维也在不断经受着多种文化的不断冲击。高度密集的社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以来,新闻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最具影响的话语形式。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权威
为了更好地研究、开发和利用我国景天属植物资源,通过查阅近30年有关景天属植物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全球共有景天属植物约4 70种,我国拥有150种以上。景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分布式发电等技术的发展以及IEC61850标准的颁布,新型的继电保护设备将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新型数字化保护装置的性能测试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相应的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