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资源短缺和水氮利用效率低是限制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优化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是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促进作物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河西地区水肥一体化滴灌春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种植密度(D1:8万/ha,D2:10万株/ha,D3:12万株/ha)和施氮量(N240:240 kg N/ha,N180:180 kg N/ha,N0:0 kg N/ha)对两种春玉米(QS51:强盛51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覆盖与施氮交互作用下黄土旱塬春玉米水氮高效利用机理及增产减排模式研究”(编号:518792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和水氮利用效率低是限制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优化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是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促进作物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河西地区水肥一体化滴灌春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种植密度(D1:8万/ha,D2:10万株/ha,D3:12万株/ha)和施氮量(N240:240 kg N/ha,N180:180 kg N/ha,N0:0 kg N/ha)对两种春玉米(QS51:强盛51,ZD958:郑单958)生长、生理、冠层结构、籽粒灌浆过程、叶片衰老过程、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耦合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地区春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及其阈值。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论:(1)明确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效应中、高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叶面积指数优势明显,而株高和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与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两者都在中等种植密度下取得最大值。高种植密度下过量施氮有利于春玉米生长,而低种植密度下适量施氮对促进春玉米生长更具优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在高密种植下产量逐渐增加,而在低种植密度下N240和N180产量无显著差异。两个玉米品种均在D2N180处理下获得最高产量(13141 kg/ha和17644kg/ha),但ZD958在D2N240和D2N180处理下产量差异不显著。(2)揭示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春玉米冠层结构及光截获的影响效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个玉米品种不同冠层的叶长和叶宽减小,叶向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长和叶宽增加,叶向呈相同变化趋势,且均在N180处理取得最大值,说明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能够塑造良好的冠层结构,从而优化光分布。施氮显著降低穗位层透光率,随着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位层透光率先减小后增大,两者对底层透光率均无显著性影响。(3)探明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灌浆和叶片衰老过程的影响效应春玉米的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用确定性方程准确描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施氮对各籽粒灌浆特征参数产生显著影响,但N240和N180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叶片衰老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模拟;施氮显著降低叶片衰老开始时间、叶片平均衰老速率、最大衰老速率,但低、中种植密度下N240与N180处理差异不显著;叶片衰老启动时间、平均叶片衰老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施氮量下增长比例有所不同。(4)阐明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效应低种植密度下两个玉米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N180处理下达到峰值,其显著高于N240(QS51增加15.0%,ZD958增加7.8%)。中、高种植密度下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在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中等种植密度下达到峰值;同一种植密度下,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两个玉米品种均在D2N180组合下获得最大净收益(12096 CNY/ha和13955 CNY/ha),与D3N240处理相比,施氮量减少33.3%,但净收益分别增加1561CNY/ha(QS51)和1268 CNY/ha(ZD958)。(5)提出了春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及其阈值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了两种春玉米生理、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发现D2N180组合排名第一,D2N240和D3N240组合紧随其后,说明10万株/ha和180 kg N/ha为河西地区适宜的春玉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基于二元二次回归和归一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当施氮量在110~190 kg N/ha时和种植密度在93500~115500株/ha时,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益可同时达到各自最大值的95%。
其他文献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是我国常见的小型经济鱼类。已有的研究发现,泥鳅的染色体存在广泛的核型多态性,日本的野生泥鳅群体中,除二倍体(2n=50)外,还存在部分三倍体(3n=75)。我国的泥鳅不仅有二倍体,在长江流域,人们还发现有大量的四倍体(4n=100),通过诱导雌核发育、雄核发育、六倍体,以及对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染色体数为100的泥鳅
红曲菌(Monascus spp.)是一种小型丝状真菌,因其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多种代谢产物如红曲色素、Monacolin K、淀粉酶及麦角甾醇类等物质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食品着色、食品发酵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变化可以改变组蛋白与DNA的亲和力影响基因转录活性,进而导致基因的表达强度和后续一系列生物过程的变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降低乙酰化水平来抑制基因的表达。其中,Sir2是一类
韩城地处秦晋交界,黄河西岸,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推进落实,韩城市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传统的河流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引起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护岸是集水利、生态、景观、经济和文化等为一体的治理工程,在河流治理中广泛应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学者研究的热点。为提高河流生态环境质量,营造良好人居环境,需要明确韩
黄土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优生区之一,水资源短缺和气候相关问题使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巨大挑战。该区域降水稀少,地下水补给困难,80%以上苹果园地为无灌溉条件的旱作果园,苹果作为深根系高耗水作物,土壤水分长期亏缺势必会造成土壤干燥化现象威胁果园的高产稳产。黄土高原苹果园地深层土壤有效含水量的变化动态和土壤干层的形成规律与降水量、栽植密度、以及树龄等都密切相关。不合理的栽植密度不仅不利于果园的高产而且
澽水河是陕西省境内黄河流域的一条支流,由于受降雨分布、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的影响,澽水河历史上山丘地区山洪灾害频发,洪水来势凶猛,陡涨陡落,破坏性极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价值的日益注重,防洪工程在建设时会面临着经济利益与工程安全性及生态环境利益权衡的问题。论文以陕西省韩城市澽水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澽水河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针对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
红曲菌(Monascus spp.)又称红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能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在我国与东南亚地区有近两千年的应用历史。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是红曲菌合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以其安全、稳定、着色效果好、生产不受原料与季节限制等优势被用做食品着色剂。在我国,其销量逐年增加,是我国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食品着色剂品种之一。然而,1995年法国科学家发现部分红曲菌菌
[目的]探究欧洲月季高效繁育技术。[方法]以3年生欧洲月季品种黄金庆典、王妃为接穗,1年生无刺蔷薇为砧木,采用T形芽接法进行生根前嫁接、生根后嫁接和侧枝嫁接、主干嫁接。观察嫁接后的存活率、观赏期,测定光合生理、以及花径大小等数据。[结果]砧木生根前嫁接相比生根后嫁接,月季存活率高、培育开花时间所需时间短;侧枝嫁接相比主干嫁接的月季生长表现更加均衡、花朵直径较大、花期持续时间更长。[结论]该研究可为
为探究月季与不同砧木嫁接的亲和性差异,筛选较合适的嫁接砧木,以4种蔷薇、2种月季为试验材料,于嫁接成活后60 d,测定叶绿素、比叶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CAT、POD、SOD、MDA、PPO共10种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砧木对植株叶绿素、比叶重、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CAT、POD、PPO活性都有显著影响;嫁接在适宜的砧木上能提高月季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月季抗性
鱼糜制品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加工食品,生产历史悠久,因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食用方便、老少皆宜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产食品。食盐是鱼糜制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添加成分,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饮食中过高的食盐摄入不利于人身体健康,目前常用KCl、Ca Cl2、Mg Cl2等非钠盐部分代替钠盐,这种替代策略尽管降低了Na+的含量,但仍未降低体系的离子强度,因此应用其它化合
为了实现咸鸭蛋清优质蛋白的综合利用,开发具有高效补铁作用的肽类产品,本文以咸鸭蛋蛋清为原料,首先以亚铁离子的螯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出合适的蛋白酶,并制备高活性促铁吸收鸭蛋蛋清肽;其次以Fe SO4为铁源,制备鸭蛋蛋清肽-亚铁螯合物,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再通过多种手段对肽与肽-亚铁螯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超滤分级、氨基酸分析和液质联用,结合蛋白数据库比对,鉴定了部分鸭蛋蛋清肽中的一级结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