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圣经·创世纪》中上帝赋予人类特权,做出了将动物赐予人类作为食物的安排,到20世纪动物解放的代表彼得·辛格主张感觉能力是动物获得道德身份和关怀的标准,西方人就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展开了丰富而多彩的讨论,他们对动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当代动物权利运动的精神领袖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首先,雷根通过考察和批评间接义务论(包括简单契约论和罗尔斯的契约论)和直接义务论(包括残酷——仁慈论和功利主义)的缺陷来论证权利论(特指消极的道德权利)是一种恰当的道德世界观,权利论比间接义务论、直接义务论的道德世界观更能恰当地说明和解释我们对其他人负有的义务,并能够为动物是否拥有权利提供理由。其次,“生命主体”是获得道德权利地位的根据,动物与人同样是“生命主体”,同样拥有道德权利地位,包括受到尊重对待的平等权利。最后,雷根认为,人类承认动物拥有权利意味着人类应打开牢笼,完全结束对动物的剥削,包括完全废除把动物用于科学研究,完全取消商业性的动物饲养业,完全禁止商业性和娱乐性的打猎和捕兽行为。
  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扩展了伦理学的思维视野,使伦理学再一次突破了对人的“固恋”,扩展了道德权利的主体范围,将人类的道德权利扩展到动物——至少是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但另一方面,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雷根的平等权利原则具有等级性,回避论证所有的动物都拥有道德权利。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在实践中也可能会遭遇重重困难,它能否超越多数人的利益,能否改变人们的积习,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同,都有可质疑之处。
  系统地理解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它有利于人类重新思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保护伦理。对于动物保护,可以从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加快普及动物伦理教育和完善动物立法入手。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该文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发展规律,在回顾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回顾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条件、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2、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含义、内容、作用、特征及其分类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3、全面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含义、主要任务
学位
哲学作为一种“思”的艺术,传递出人类理性思维诞生及发展的过程。而绘画史上由对客体的模仿,转向对主体情感的表现,则可看作人类主体意识在感性层面上的发展过程,所以绘画艺术也可称为一种“看”的哲学。印象派作为西方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流派,对它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绘画技法的改变与现代艺术的开端,还应注意到其背后作为自由主体的印象主义画家们,对传统理念的辩证思考与审美实践,从而让西方绘画逐步改变了以宗教、史诗、
学位
艺术终结是一个现代性问题,是伴随着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浪漫主义运动而产生的现代性话语。艺术的终结并不是艺术的消亡,在被物化的黑夜时代,艺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但其艺术本质依然具有真理性。艺术终结遵循审美现代性话语模式,在对传统美学和现代社会进行批判与否定的同时,又对现代艺术危机作出积极回应,表达某种批判性的价值立场。本文研究对象是叔本华、尼采、阿多诺三者音乐美学思想的转变以及三者音乐思
学位
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是意大利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他结合意大利的国情与文化传统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行了独特的阐释,形成了具有意大利式思维特点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最初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拉布里奥拉唯物史观的形成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广泛吸收和继承了前人的思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黑格尔辩证法、维科的历史哲学以及海尔巴特等人的社会心理学等成为其直接的理论来源。  拉布里奥拉认
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乃至世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哲学家。他所著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书,从历史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出发,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之前由于社会条件以及阶级的制约,存在历史学和哲学上很长时间的难题,这也是继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之后,第一次科学全面的论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唯一一本专门阐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专著,对历史辩证法思想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个人而言的日常生活在不经意之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每个与人有关的领域内,甚至涉及到了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对现代社会的个人来说,日常生活的问题日趋重要,其相关的哲学研究也越发有价值。亨利·列斐伏尔是西方研究日常生活批判问题的先行者,对日常生活问题的研究贯穿了他的研究生涯,也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线索和最为突出的成就。本文选取了他最新重版的代表作《日常生活批判
学位
在回向“三代之治”使命和应对佛道二教挑战的双重背景下,宋代儒家人学思想紧紧围绕学为圣人展开。这是儒家人学思想的一次重要转向,超越了“人禽之辨”语境下,单纯从人性认识人的传统,上升到“凡圣之别”语境下,从本然性、实存性和超越性三个维度重新认识人。  因此,宋代儒家人学思想中的“人”具有三重性:一是本然性。宋代儒家基于“性二元论”思想,将人性分疏为本然之性与实然之性,本然之性纯粹至善,是人的本质。二是
学位
科学技术与我们人类社会息息相通,但是由于科技无度发展,导致科技的不确定性风险带来的后果愈加不可估量。因此,亟需对科技伦理风险进行有效规约。  众多学者对此做了很多尝试,首先是美国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技术评估”这一概念,“预警性技术评估”和“建构性技术评估”是“技术评估”范畴内的两个发展阶段。但“预警性技术评估”阶段参与主体是单一的科学家,有失客观公正性,缺乏公信力;“建构性技术评估”阶段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