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响应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所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已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活动之一,已成为除化石能源燃烧排放以外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约占人为总排放的1/3。因此,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蓄积/碳排放,分析碳排放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不仅能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碳排放提供理论依据,还对区域实现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贵阳市经济发展迅速最为明显的十年出发,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综合性地考虑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和人为源碳排放,测算土地利用变化所造成的碳蓄积与碳排放。进一步的,运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2020年碳排放情况,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碳排放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从低碳经济出发提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增汇和碳减排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00-2010年这十年间,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最为明显,耕地减少了448.7790km2,而林地和建设用地则分别增加了210.0088 km2、200.7948 km2,而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则表现为未发生变化或变化幅度较小。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这十年间贵阳市总体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而土地利用结构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分别为229.32km2、178.71km2;建设用地为主要的转入用地类型,共转入200.5902 km2,而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幅度较小。(2)通过对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壤类型图和植被类型图分别叠加综合分析后,可以看出贵阳市在这十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整体上来说表现为碳汇,碳汇增加了2576.3203万t,其中保持用地类型土壤碳蓄积为1802.5532万t,转变用地类型土壤碳蓄积为106.6694万t,保持用地类型植被碳蓄积为616.0799万t,转变用地类型植被碳蓄积为51.0177万t。而从能源部门、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林牧部门和废弃物处理部门测算人为源碳排放,结果表明,200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载体上的人为源碳排放达到了2107.9400万t,到2010年时将近翻了一倍,达到3992.0472万t,主要是由于贵阳这十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较快,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且能源利用率低。其中,2010年贵阳市能源部门排放二氧化碳3464.79万t,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排放二氧化碳417.34万t,农林牧部门排放二氧化碳42.45万t,废弃物处理部门排放二氧化碳67.46万t。(3)采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2020年土地利用及其碳排放。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较为明显,比2010年翻了两倍多,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相比于2010年来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预测到2020年,土壤碳蓄积将达到1120.1620万t,植被碳蓄积将达到304.8439万t,碳排放将达到6845.8598万t,土地利用净碳排放为5418.7247万t。与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数据相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相对是滞后的,建设用地增长最为明显,对碳排放贡献最大,而林地、草地、耕地的碳汇水平也不容忽视。(4)针对低碳经济导向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合研究区发展现状及土地利用相关政策、法规,主要从土地利用结构碳汇优化以及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林地管理、农地管理、草地管理等方面提出土地利用碳增汇政策,从土地利用结构碳减排优化以及农业碳减排、建设用地碳减排等方面提出碳减排政策。
其他文献
文中采用NCAR/PSU研制的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 5 ,研究了南半球冷空气入侵在热带气旋形成中的作用。初始场为纬向平均场 ,不含任何扰动 ,但为热带气旋的发生提供了基本条件 ;通
热带气旋的主要灾害往往在登陆前后造成,登陆问题是当今热带气旋 研究的重点。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热带气旋的结构和强度变化, 也对中纬度地区天气产生重
<正>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7-09302-8-01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3版责任编辑:崔冉内容简介:针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一)作者通过剖析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
自1978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就是市场的扭曲,这种扭曲既存在于产品市场,也存在于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中的价格扭曲会改变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
防城港市社会经济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同时 ,防城港市正面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等发展的机遇。防城港市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文中总结近年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主要研究
三因学说是藏医学的理论基础,是藏医学解释人体生理机能及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出发点。认为人体受三种因素的支配。如果这三种因素在整体上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则人体正常而健康。相
利用1958—1998年台风资料,对台风路径进行分类,挑选出3类常见路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成分析,证实不同的台风路径所对应的副热带高压(副高)形势不同。台风西行时,西太平洋副
进入新世纪,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
广西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文章从阐述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意义出发,总结了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了应对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