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颈椎椎管、脊髓、脑脊液柱的MR形态学测量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脑脊液柱、椎管MR横断面面积的相互比值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
方法:于门诊单纯性颈部疼痛不伴有神经症状的病人行颈椎MR检查,随机入选80名。在颈椎MRI T2轴位像测量70名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及80名正常成人的横断面脊髓、脑脊液柱、椎管面积,每例共测量C4、C5、C6、C7四个节段。每节段于椎体后高中点处、与脊髓纵轴垂直、终板平行作扫描,分别计算比较各节段脊髓/脑脊液柱、脊髓/椎管、脑脊液柱/椎管的面积比值。
结果:脊髓/椎管面积比值,CSM组四个节段均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组:脊髓/脑脊液柱面积比值,CS翮组C4、C5节段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组;脑脊液柱/椎管面积比值于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结论:脊髓相对于椎管的可容空间是评估颈椎管狭窄的重要因素,脊髓在椎管内横断面面积的比值可反映脊髓在颈椎管狭窄中的相对狭窄程度。椎体后高中点水平脊髓横断面面积与相应水平椎管横断面面积的比值的增高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发育性致病因素。
第二部分 MR颈椎形态学测量与颈前路次全切减压术疗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脑脊液柱、椎管MR T2像横断面面积相互比值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术疗效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测量MR T2像上66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脊髓、脑脊液柱、椎管的横断面面积,作相互比值,以第一部分研究70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上述比值的均值作为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低比值组共2组。比较两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术的疗效差别。
结果:脊髓/椎管面积比值≥4096的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低于40%组(p<0.001);脊髓/脑脊液柱面积比值≥46%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低于46%组(p<0.05);脑脊液柱/椎管面积比值≥82%组与低于82%组之间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脊髓相对于椎管,或脊髓相对于脑脊液柱的横断面面积比值构成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预后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