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的诊断率低,患者在就诊时大多已处于进展期。目前化疗已经成为进展期胃癌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的病人对化疗不能耐受,而中药具有毒副作用低,可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优点,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本实验以人胃癌BGC823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为研究模型,观察莪术醇及氟尿嘧啶对于肿瘤增殖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建立人胃癌BGC823细胞皮下移植裸鼠模型收集体外培养的对数生长期BGC823细胞,配制成浓度为5×106/ml的细胞悬液后进行裸鼠皮下注射,获得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进行药物干预。当皮下移植瘤生长至10mm时,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莪术醇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莪术醇组给予莪术醇;氟尿嘧啶组给予氟尿嘧啶;联合用药组给予氟尿嘧啶和莪术醇,每隔4天给予药物瘤体内注射,与末次药物干预4天后脱颈处死裸鼠。3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检测。每次药物干预前和处死裸鼠后测量移植瘤的最长径(A)及最短径(B),根据公式:肿瘤体积(mm3)=1/2(A×B2),计算肿瘤的近似体积。处死各组裸鼠后,完全剥离瘤体并测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肿瘤抑瘤率=(对照组瘤重-实验组瘤重)/对照组瘤重×100%。4应用MTT法检测0h、24h、48h、72h移植瘤细胞的增殖。用机械法将四组不同处理因素的瘤体制备成悬浮细胞,测定各组在0h、24h、48h、72h时的OD值,计算细胞的增殖抑制率。5应用q RT-PCR方法检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PCNA、P27m RNA的表达。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PCNA、P27蛋白的表达。结果:1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成功建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率100%(20/20)。2莪术醇及氟尿嘧啶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2.1移植瘤的体积各实验组肿瘤终体积分别为:莪术醇组(1795.48±56.86)mm3、氟尿嘧啶组(1439.50±31.13)mm3、联合用药组(1363±37.54)mm3,对照组肿瘤终体积(2195.83±54.00)mm3。各实验组肿瘤终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肿瘤终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莪术醇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肿瘤终体积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氟尿嘧啶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肿瘤终体积有减小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2移植瘤的抑瘤率各实验组肿瘤体积分别为:莪术醇组(1.51±0.99)g、氟尿嘧啶组(1.27±0.02)g、联合用药组(1.05±0.10)g,对照组肿瘤的重量(1.88±0.09)g。各实验组肿瘤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肿瘤重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莪术醇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肿瘤重量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氟尿嘧啶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肿瘤重量有减小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莪术醇及氟尿嘧啶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MTT结果显示:0小时的对照组、莪术醇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的OD值分别为0.129±0.023、0.131±0.019、0.126±0.020、0.128±0.021;24小时的对照组、莪术醇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组的OD值分别为0.236±0.054、0.232±0.041、0.238±0.037、0.234±0.050;48小时的对照组、莪术醇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的OD值分别为0.512±0.056、0.416±0.068、0.382±0.069、0.358±0.067;72小时的对照组、莪术醇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的OD值分别为0.702±0.051、0.623±0.058、0.562±0.061、0.519±0.082。其中0小时和24小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48小时和72小时时,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PCNA、P27 m RNA的表达4.1 PCNA m RNA的表达各实验组裸鼠胃癌移植瘤组织中PCNA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莪术醇组(0.8673±0.0452)、氟尿嘧啶组(0.7553±0.0460)及联合用药组(0.5327±0.0284),与对照组(1.001±0.0682)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莪术醇组相和氟尿嘧啶组比,联合用药组PCNA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2 P27 m RNA的表达各实验组裸鼠胃癌移植瘤组织中P27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莪术醇组(1.8037±0.3175)、氟尿嘧啶组(2.0274±0.2319)及联合用药组(2.5566±0.3268),与对照组(1.010±0.1746)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莪术醇组相比,联合用药组P27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氟尿嘧啶组相比,联合用药组P27m RNA的相对表达量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5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PCNA、P27蛋白表达。5.1对照组、莪术醇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PCNA蛋白阳性百分比分别为:(73.56±2.26)%、(56.94±2.58)%、(44.05±1.70)%、(40.17±2.90)%。与对照组相比均,各实验组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莪术醇组相比,联合用药组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氟尿嘧啶组相比,联合用药组PCNA阳性表达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5.2对照组、莪术醇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P27蛋白阳性百分比分别为:(33.67±2.36)%、(51.06±1.98)%、(60.28±2.01)%、(71.67±2.29)%。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P27蛋白阳性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莪术醇组和氟尿嘧啶组相比,联合用药组P27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莪术醇能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使其生长速度减慢。2莪术醇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的增殖,有效降低了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3莪术醇联合氟尿嘧啶能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较单用莪术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4莪术醇联合氟尿嘧啶能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但较单用氟尿嘧啶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5莪术醇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PCNA基因表达下调、P27基因表达上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