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和病例回顾,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构建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临床护理路径;2.将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临床实践,按入院时间将2018年12月~2019年5月入院的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19年10月入院的4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加肺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三天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T)、呼吸困难(Brog)评分、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QLQ-C30)评分等。结果:1.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路径时间)、8个二级指标(康复项目)、118个三级指标(康复项目的具体内容)的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临床护理路径;2.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三天疼痛(VAS)评分、呼吸困难(Brog)评分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距离(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一个月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疲劳、疼痛、呼吸困难和失眠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护理路径,经统计分析结果可靠,函询专家对各条目的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路径表的信效度良好,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2.本研究构建的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心肺耐力的提高,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躯体和认知功能水平,改善术后相关症状,加速患者术后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