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标记物检测及动物模型建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cat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最常见非霍寄金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尽管WHO将DLBCL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种,但由于其侵袭部位、病因、组织形态学和病理学等的不同,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和免疫表型、治疗反应及预后等多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仅40%-50%的患者可通过常规的联合化疗获得缓解,但仍有一半以上患者预后差,存在多药耐药,易复发转移或进展,提示DLBCL可能存在亚型。因此,深入研究与治疗反应或预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因素,进一步明确DLBCL的分子亚型,调整临床策略是弥漫性大B细胞瘤研究的当务之急。   本研究内容和目的正是基于此设计和开展的。本实验使用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U-DHL-4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生长特性,并且从分化水平及免疫表型特征入手,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使用B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9设门,检测相关蛋白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其中包括:CD24、CD38、CD81、C-Met、Ki-67、Bcl-2和Survivin。结果显示SU-DHL-4细胞株的CD38和CD81的阳性率最高,提示我们CD38和CD81可能在生发中心B细胞上特异性表达,可能作为新的标志物指导DLBCL的分型。CD24是细胞黏附分子,在许多实体瘤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转移有关。本实验显示SU-DHL-4细胞的CD24也有高水平的表达,提示CD24在DLBCL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凋亡抑制因子Bcl-2和Survivin也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提示我们细胞的抗凋亡机制在SU-DHL-4细胞的生长增殖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本实验以SCID小鼠作为移植宿主,通过皮下接种SU-DHL-4细胞,建立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SCID鼠移植瘤模型,结果显示移植瘤的外观、HE染色形态以及肿瘤生长曲线均符合DLBCL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特征,模型建立成功,成瘤率67%。本模型可供新药物及其疗效的研究,以期对DLBCL的发病及发展机制加深认识,籍此来更为准确的对DLBCL进行分子分型,为进一步探索DLBCL的生物治疗和客观评价治疗手段的效果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第一部分海洛因成瘾患者脑静息态默认网络低波振幅异常的研究   目的:   利用脑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和低波振幅算法研究海洛因成瘾患者静息状态下脑
研究背景:   纳米技术是二十世纪出现的最有前途的新兴技术之一。纳米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及其他工业领域。所谓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在1-100nm之间的粒子,也称
第一部分   目的:研究影响症状性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幕下脑代谢水平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自2009年6月到2010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研究土壤、植物营养和肥料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积极推进“中班授课、小班讨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