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方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也是优化课程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松花江流域拥有十分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但是,历史教师运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程度有限,学生对此也不甚了解。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究松花江流域地方课程资源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运用现状、运用策略、案例分析,从而丰富历史教学的运用设计。通过深入挖掘松花江流域地方课程资源的主要内涵及特色,系统梳理民族特色资料、东北抗战资料、解放战争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也是优化课程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松花江流域拥有十分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但是,历史教师运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程度有限,学生对此也不甚了解。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究松花江流域地方课程资源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运用现状、运用策略、案例分析,从而丰富历史教学的运用设计。通过深入挖掘松花江流域地方课程资源的主要内涵及特色,系统梳理民族特色资料、东北抗战资料、解放战争资料、建国初期工业化资料及其他特色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对松花江流域高中历史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中学生对松花江流域的地方课程资源缺乏深入了解、历史教师运用松花江流域地方课程资源开展活动课及校本课程频次较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依据学生和地区实际,提出历史教师运用松花江流域地方课程资源应遵循多样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相应策略。根据教学策略开展课堂教学案例、课外活动课案例及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进一步丰富松花江流域地方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
其他文献
明代词史具有雅化和俗化两条发展脉络,以往词学研究往往关注明词俗化一脉,对雅化一脉不甚重视。实际上,雅化的呼声贯穿明词发展的始终,也构成了明词发展的动力之一。明初,由元入明的词人如刘基、高启等继承了宋元雅词的流风遗韵,写作了不少风雅之词。永乐—成化年间,词创作萎靡不振,词的雅化进程缓慢,成果匮乏。明中叶以后,词的雅化呼声渐起,经由弘治—嘉靖词坛、隆庆—万历词坛的酝酿,最终在陈子龙这里奏出最强音。明代
近年来,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全球性大流行病,也是影响范围最广最大的一次,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世界的严重危机与严峻考验。因此,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已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应急管理理论、协同理论,以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切入点,对我国县级政府相关机
近年来,越来越多东南亚留学生赴华留学,2020年来华留学人数接近50万,广西东盟来华留学生大约占1万。留学生是中国故事的承载者、传播者,对华态度关系到中国国家形象及软实力的提升。不同国家背景下的东盟来华留学生,人口数量比较多,在中国构成了动态性、复杂性的重要群体,研究东盟留学生的政治态度及变化发展,对提高中国国家认同、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通过对广西高校432名东盟留学生进行调查,建立
近年来,获得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关于获得感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起点、新阶段,提升农户获得感将成为党和国家在“三农”领域的工作重心。文章以W市农户为研究对象,了解其政策认同和获得感的状况,分析个人属性变量、政策认同与获得感的关系,采用“惠农政策执行中政策认同与获得感的调查表”为研究工具,经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处理后,研究结果发现:(1)政策认同与获得感显著相关。
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至今,我国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发展已初具规模,聚集了海量资源,种类极为丰富,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作为数字教育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不仅决定了资源使用的效果,还反映了资源的质量,因此教师是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开发者。为使数字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使用,论文将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切入,研究小学语文数字教育资源在获取、储存、应用、分享整个管理过程
本文以广西东兰县S镇乡村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片特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进一步提升连片特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连片特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展开调查,随着我国对西部乡村小学教师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乡村小学教师待遇不断提升、硬件设施改善、定向师范生提供稳定师源、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南商业街区的语言景观呈现出多语特征,各语言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竞争的情况。语言文字是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景观中语码的选择和使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分析越南商业街区的语言景观,我们可以了解汉语在越南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竞争力状况。本文将越南商业街区的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语言竞争的相关理论,探讨汉语在越南商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研究非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观具体而生动的社会实践。以广西三江县林溪镇平岩村为田野点,通过参与观察等方法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分析了侗族掌墨师群体的组织与实践,了解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文化内涵与功能,也折射出侗族掌墨师群体的传承方式、生计方式以及面临的困境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注重中国古代民族史内容的讲述,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学历史教材民族史研究和中国古代民族史教学策略研究,对于中国古代民族史教学实践研究仍有一定的延展空间。通过教育实习,向民族地区多所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合调查问卷,发现当前教师和学生能够准确认识相关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教师对地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复杂度(Complexity)、准确度(Accuracy)、流利度(Fluency)是衡量语言水平的利器,能够很好地反映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本文将文化交流类综艺《非正式会谈》中的十一位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汉语母语者的语料作为基线数据进行对比,考察他们口语产出中CAF三个维度的差异并推测其原因。研究发现,于复杂度而言,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在AS-units词语个数上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