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静吸复合麻醉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的米库氯铵,来揭示影响肌松时效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婴幼儿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过程中使用米库氯铵的合适剂量。方法:随机选择80例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儿,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为Ⅰ级或Ⅱ级。按患儿年龄分为2组,Ⅰ组(2个月--6个月),Ⅱ组(6个月--3周岁),每组40例。再分别按米库氯铵首次剂量(2ED950.15mg/kg、3ED950.2mg/kg)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Ⅰ0.15、Ⅰ0.2和Ⅱ0.15、Ⅱ0.2,每组20例。当肌颤搐(Th)恢复到25%时给予米库氯铵0.1mg/kg继续维持患儿的肌松状态,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吸入麻醉药。连续监测尺神经4个成串刺激(TOF)的反应,麻醉过程中观察并记录肌松时效指标,包括: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RI)、肌颤搐(Th)时间和4个成串刺激(TOF)恢复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以及注射米库氯铵后1min、3min、5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观察患儿有无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相关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肌松起效时间和气管插管条件Ⅱ组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Ⅰ组,米库氯铵0.2mg/kg组的起效快于0.15mg/kg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肌松起效时间的相关因素是患儿的年龄以及米库氯铵的首次剂量。所有患儿的插管条件均为优或者良,其中Ⅰ0.15组优19例,良1例,Ⅰ0.2组优20例;Ⅱ0.15组优18例,良2例,Ⅱ0.2组优18例,良2例,数据分析表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肌松时效数据分析表明,首次注射米库氯铵以及多次追加米库氯铵的临床作用时间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追加米库氯铵的恢复指数(RI)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追加米库氯铵恢复至TOFR75所需的时间以及恢复至TOFR90所需的时间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循环功能和不良反应各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与给予注射米库氯铵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患者中有个别发生了胸前及颈前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Ⅰ0.15、Ⅰ0.2、Ⅱ0.15、Ⅱ0.2各组分别出现2例、1例、1例、2例,在给药后5~10分钟内均自行消退,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均未发生支气管痉挛。结论:影响肌松时效的相关因素有患儿的年龄与米库氯铵的首次给药剂量。在婴幼儿患者麻醉过程中,年龄越小,起效越快;静吸复合麻醉下,麻醉诱导给予0.2mg/kg及0.15mg/kg的米库氯铵均能达到满意的肌松效果,首次给予0.2mg/kg米库氯铵的起效时间快于0.15mg/kg且对肌松恢复时间无影响;年龄及米库氯铵的追加次数对患儿的肌松恢复无相关性。米库氯铵应用于婴幼儿麻醉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