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揭示后殖民时代印尼政治变革的三个不同阶段。为了达成此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印尼政治如何从议会民主制转向“指导民主”制(guided democracy)?为什么会出现该政治体制的改变?导致两大政体更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决策执行中有哪些风险?这些决定如何影响印度尼西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将“后殖民时代”的时段从议会民主时期延伸至指导民主时期。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当时印尼政治的不稳定、对新殖民主义的抵抗、国家创立与民众的自豪感以及国家认同感的构建。在近代史学研究中,去殖民化时代指的是二战后遭受殖民统治的国家从殖民者的占领状态下脱离出来的运动及斗争。曾作为西方殖民地的众多亚洲和非洲国家,去殖民化最激烈的阶段发生在1945-1960年。紧接着是后殖民时代,也是许多新生国家的建国时期。本文将印度尼西亚的后殖民时代划定在1945-1967年,将其视为印度尼西亚政体制度建构的时期。这一时期始于印度尼西亚从荷兰政府统治下摆脱出来全面恢复主权,结束于1967年苏加诺政权倒台。在后殖民时期,印度尼西亚的政体从议会民主转向指导民主。刚刚独立的印度尼西亚,政局动荡,九年间就发生了七次内阁更迭。1945年11月印尼建立了议会民主制,但在这一制度下政府首脑频繁更替,以宗教为基础的暴动事件频发。在议会体系中仅作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的苏加诺,开始不断地谴责民主化道路只会带来分裂和动荡,直到1955年大选,党派纷争都难以平息。政局不稳也导致了军方难以处理地区冲突,自由的议会民主制成为指责对象。在取得军方支持和其他有实力的政治力量(包括印尼共产党)的支持后,苏加诺倡议并宣布实行指导民主来团结民众。1959年7月5日苏加诺签署总统令,恢复1945年宪法,并将政体从自由民主制转为指导民主。这一政治变革也随之带来基于总统制的政治结构改变。指导民主围绕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三大核心原则(又名“纳沙贡”思想),致力于整合一盘散沙的平民力量。苏加诺发明了“平民”(Marhaen)一词,并将其应用到政治领域。苏加诺长期思索和研究印尼社会的阶级构成,并被很多理论问题所困扰。在1921年的某个时候,20岁的苏加诺构想出了这一概念。当时苏加诺住在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的万隆,在那里每个农民耕种自己的田地,面积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公顷。这一状况引起苏加诺的注意,他使用巽他语与当地一位农民对话了解情况,并总结道:通过使用自己的工具,个体农民仅能维持他自己或家庭的基本生活(没有剩余产品可供出卖),他们无力雇佣其他劳力,只拥有自己的简陋棚屋。这位农民的名字就叫Marhaen。这一发现成为了苏加诺思想的基础——平民主义(Marhaenism),也标志着对印尼民众政治特性的再发现。换言之,理论总是依据印尼社会的具体历史情境而产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来表达的话,平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含义相近。但是,苏加诺经常使用生活窘迫的“印度尼西亚的穷苦人”的词汇来强调平民的含义。随着平民概念的发展,苏加诺开始把无产阶级也归入印尼平民的一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苏加诺把平民划分为三大群体:贫穷的印尼无产阶级(劳工)、贫困的印尼农民和其他印尼穷人。政治精英的政见分歧是导致平民群体不和的主要原因,结果就是实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脱离实际。自由民主制看似只会令既得利益群体受益,而忽视了人民的社会福利。“指导民主”这一苏加诺政治思想的基本概念,是针对西方民主制,以对立命题的方式提出来的。这一民主理论的提出实际上与追求审慎的印尼文化有关。苏加诺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实践有结构性缺陷,他认为西方式民主只能保证政治自由,并为经济压迫提供意识形态上的支持。因此,苏加诺论述了社会民主的理念,包括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随后,这一理念被重新表述为一个关于国家权力的理论模式,他称之为“指导民主”。在经济领域,这一理念称作“指导性经济”。但这两个概念所带来的实际结果与追求社会福利的苏加诺政治思想的理想图景相距甚远。原因在于,指导民主的政治结构不再能平衡争权夺利的政治势力。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简要介绍了历史情境及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基本观点等。第一章考察1945至1959年“指导民主”产生之前,印度尼西亚政治系统从议会民主制向指导民主的转变过程,重点分析了指导民主产生的国内外因素。第二章阐释指导民主的发展时期,包括指导民主的指导方针及对其相关的拥护和反对情况、“纳沙贡”概念和“新兴力量-旧势力”思想的提出。第三章论述指导民主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发展,重点考察了指导性经济、灯塔政治、该时期的印尼外交政策和辞令以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举办等。第四章论述指导民主如何获得巩固。最后一部分概括了研究结论。本文将印尼政治的后殖民时代界定在1945-1967年,并根据政治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动荡阶段、对抗阶段和形成阶段。动荡阶段包括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的解体、议会民主制的实施、多党制的实施、1950年临时宪法的实施等;该时期还包括内阁更迭、执政党霸权、仅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作为行政首脑的总理、军方的弱势地位、苏加诺与哈达的决裂、国内或地区冲突、失败的宪制等。对抗阶段包括1959年总统法令的颁布、1945年宪法的恢复、指导性经济、主办亚非会议、加入不结盟运动、指导民主的实施,以及符合建国五原则的纳沙贡思想和政治宣言“乌斯德克”的灌输,同时还包括新兴力量与旧势力的划分、西伊里安(新几内亚西部)的解放、马来西亚的反对、灯塔政治、大型工程建设、第四届亚运会与新兴力量运动会的举行、印尼退出联合国、雅加达-北京轴线以及新兴力量会议的举办等。形成阶段包括1945年宪法作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法律基础的有效性,建国五原则作为官方法律的有效性和指引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建设的基本理论。此外,新几内亚西部并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举办第四届亚运会和新兴力量运动会、建设地标性建筑等大事件使印尼人民提升了民族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