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调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持续增长,增加了城市、人以及自然界之间的距离。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问题持续加剧,引发了城市的不可持续发展。自19世纪后期开始,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从生态视角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促进城市与自然融合,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安全的双重目标。由此,生态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GI)、生态优先等与生态相关的词汇不断涌现。在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的背景下,合理安排国土功能空间,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底线思维和城乡统筹战略,以生态优先原则促进城乡空间的绿色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结构是实现美丽国土空间格局的关键举措。绿色基础设施作为20世纪末兴起的概念,在国外的理论与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大成功。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城乡空间结构调控研究,能够引导城乡空间结构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保证城市活力,促进良性发展,是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的体现。论文从市域层面的城乡空间结构研究出发,秉持全域和统筹思维,从“理论研究-机制解析-GI评估-模拟比较-结构调控”的研究思路,探讨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前提下,如何形成保护环境的城乡空间格局。期望能为哈尔滨市域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理论研究”——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及整理,总结国内外关于城乡空间结构及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及论文的研究技术方法体系,为论文研究内容的提出、研究思路的科学设定提供指导和研究基础。“机制解析”——从构成空间结构的点、线、面三要素出发,分析哈尔滨城乡等级规模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用地分区结构的变化情况,解析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及规律。在探讨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演化影响因素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引入绿色基础设施奠定基础。“GI评估”——根据哈尔滨市遥感影像数据、相关规划资料及现状资源调查资料进行空间要素的辨识,结合空间数据叠加法和GIS工具识别出哈尔滨市GI枢纽中心、廊道和缓冲区。并从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个角度综合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评估体系,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得到哈尔滨2015年生态重要性综合评估结果。该结果将作为哈尔滨城乡空间发展和模拟的生态约束条件,从而能够针对具有较高生态敏感性和提供更好生态系统服务的用地及时采取适度的保护措施,引导城乡空间结构的合理组织和布局。“模拟比较”——以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结果为生态约束条件,以农业生产适宜性和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为用地适宜性约束条件,以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预测的建设用地规模为规模约束条件。应用基于Logistic回归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和最小费用路径模型对哈尔滨城乡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交通网络结构进行模拟,应用多评价综合法确定城乡用地分区结构,整合得到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GIA)的哈尔滨2020年城乡空间结构。最后,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将约束状态下模拟的结构分别与非约束状态下模拟的及依城市总体规划提取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择优选定哈尔滨未来的城乡空间结构格局,为后续调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构调控”——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大背景下,论文首先明确了空间结构调控的原则和模式,从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的调控路径。通过点层级的发展方式分级制定、线层级的绿色交通网络完善、面层级的国土功能空间管制三大调控策略促进城乡等级规模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用地分区结构的发展,并从规划体系、政府职能、政策法规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城乡空间结构调控的实施保障措施,以促进哈尔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城乡空间结构形成。论文创新性地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视角建立了绿色基础设施评估体系,在提取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城乡空间结构模拟集成模型。并首次从点、线、面三个结构要素层面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以此为结构优劣的判别基础,最终提出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调控路径。从理论意义上看,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评估与城乡空间结构结合的分析框架,为从生态视角进行城乡空间结构研究拓宽了思路;对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特征、规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能够为预测未来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的可能性提供分析依据;建立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城乡空间结构模拟模型,模拟城乡空间结构布局和形态,能够为今后量化研究生态保护优先的城乡空间结构问题提供方法借鉴,对推动国土空间绿色优化格局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从现实意义上看,识别和评估绿色基础设施资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所研究城市的重要生态资源分布情况,从而适时地提出切实有效的保护方法;模拟绿色基础设施评估下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的情况,并提出调控和实施策略,对形成可持续的市域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指导本级及下一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文章提出了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要坚持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绿色施工、保障工程质量等原则,继而从分析告诉公路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完善工程制度、建立施工项目培训模式、薪酬模式、绩效模式、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措施,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实现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为了构建现代化的智慧高速公路管理平台,形成设备互通、数据融合、系统关联的现代化道路监控与管理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智慧高速公路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中的关键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智慧高速公路管理平台建设的有效方式和技术架构,进一步完善智慧高速公路管理平台建设体系,为建设智慧高速公路提供参考。
期刊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力应用清洁能源。太阳能是目前利用率最高的清洁能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对太阳能的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并网光伏发电的原理和组成,以及并网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然后探究了并网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功能梯度材料是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型材料,在航空航天、核能、医学及电子封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双工位复合喷射成形的新工艺方法,对Al-20Si合金和7075合金双金属梯度成分合金进行成形制备,并对复合喷射成形雾化过程中气体动力学、沉积过程中异种成分合金熔滴的铺展行为、双金属板坯形状及成分分布控制规律以及双金属梯度板材的致密化进行研究。针对复合喷射成形雾化阶段,利用Fluent软件对雾化器
学位
非晶合金由于特有的长程无序结构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理化性能,其中高强度、高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尤为突出,使其在小、微尺寸结构件的工程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非晶合金应用的探索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瓶颈问题,其中非晶合金的室温脆性与应变软化现象极大的阻碍了其工程应用,因此剖析非晶合金的塑性来源,探究非晶合金增塑机制便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Zr-Cu-Al系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制
学位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经济发展水平相较发达省份较为滞后,在当前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背景作用下,所辖城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口负增长现象,其中县域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为新时期基于传统“增长情景模拟”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是当前黑龙江省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区域空间一体化规划所面临的现实诉求。传统规划体系间因缺乏协调而矛盾突显:用地布局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管控失调等问题日趋严重
学位
随着交通运输网络不断优化,新建高速公路工程、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使高速公路功能得到优化,以适应交通量变化。但在施工现场,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产生的影响,施工通常未能在完全封闭状态下进行,采用围挡设施隔开施工区域,但通车仍在继续,从而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为此,文章从分析高速公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出发,对路基施工初期、路基施工末期、路面施工期间、主体施工后期安全管理上出现的问
期刊
飞行器上的惯性器件作为飞行控制的基准信息源,对于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的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惯性器件由于制造、工艺、生产加工等方面的原因,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测量误差参数漂移的现象,从而造成惯性器件在长期储存或使用后精度会出现不满足系统性能的情况。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法是定期将惯性器件送到实验室转台上进行标定,但对于许多已交付用户的产品来说,定期将惯性器件从产品上拆下并进行标
学位
ZL205A合金是强度高、密度小的高强铝合金,在我国各行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ZL205A合金具有典型的糊状凝固特点,很容易出现缩孔、缩松等缺陷。消除缩孔缩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增大补缩压力和疏通补缩通道。若补缩通道被堵塞了,增大补缩压力的方法对补缩的改善有限,所以本文采用施加振动的方法疏通补缩通道。振动是以机械波的形式作用于合金熔体,所以探究机械波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传播至关重要,而目前在该方
学位
以三元合金Cu Al Ni为代表的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航空航天型材、精密医疗仪器、工业机器人、土木工程、市政施工、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形状记忆的核心机制是马氏体相变。但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微结构层次复杂,发展速率极快,为其机理研究带来较大的障碍,也在客观上阻碍了马氏体相变材料在相关领域工程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由于马氏体相变中母相与产相的微结构转变表现出了丰富的尺度层次,因此如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