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持续增长,增加了城市、人以及自然界之间的距离。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问题持续加剧,引发了城市的不可持续发展。自19世纪后期开始,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从生态视角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促进城市与自然融合,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安全的双重目标。由此,生态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GI)、生态优先等与生态相关的词汇不断涌现。在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的背景下,合理安排国土功能空间,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底线思维和城乡统筹战略,以生态优先原则促进城乡空间的绿色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结构是实现美丽国土空间格局的关键举措。绿色基础设施作为20世纪末兴起的概念,在国外的理论与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大成功。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城乡空间结构调控研究,能够引导城乡空间结构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保证城市活力,促进良性发展,是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的体现。论文从市域层面的城乡空间结构研究出发,秉持全域和统筹思维,从“理论研究-机制解析-GI评估-模拟比较-结构调控”的研究思路,探讨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前提下,如何形成保护环境的城乡空间格局。期望能为哈尔滨市域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理论研究”——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及整理,总结国内外关于城乡空间结构及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及论文的研究技术方法体系,为论文研究内容的提出、研究思路的科学设定提供指导和研究基础。“机制解析”——从构成空间结构的点、线、面三要素出发,分析哈尔滨城乡等级规模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用地分区结构的变化情况,解析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及规律。在探讨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演化影响因素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引入绿色基础设施奠定基础。“GI评估”——根据哈尔滨市遥感影像数据、相关规划资料及现状资源调查资料进行空间要素的辨识,结合空间数据叠加法和GIS工具识别出哈尔滨市GI枢纽中心、廊道和缓冲区。并从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个角度综合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评估体系,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得到哈尔滨2015年生态重要性综合评估结果。该结果将作为哈尔滨城乡空间发展和模拟的生态约束条件,从而能够针对具有较高生态敏感性和提供更好生态系统服务的用地及时采取适度的保护措施,引导城乡空间结构的合理组织和布局。“模拟比较”——以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结果为生态约束条件,以农业生产适宜性和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为用地适宜性约束条件,以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预测的建设用地规模为规模约束条件。应用基于Logistic回归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和最小费用路径模型对哈尔滨城乡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交通网络结构进行模拟,应用多评价综合法确定城乡用地分区结构,整合得到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GIA)的哈尔滨2020年城乡空间结构。最后,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将约束状态下模拟的结构分别与非约束状态下模拟的及依城市总体规划提取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择优选定哈尔滨未来的城乡空间结构格局,为后续调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构调控”——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大背景下,论文首先明确了空间结构调控的原则和模式,从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的调控路径。通过点层级的发展方式分级制定、线层级的绿色交通网络完善、面层级的国土功能空间管制三大调控策略促进城乡等级规模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用地分区结构的发展,并从规划体系、政府职能、政策法规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城乡空间结构调控的实施保障措施,以促进哈尔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城乡空间结构形成。论文创新性地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视角建立了绿色基础设施评估体系,在提取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城乡空间结构模拟集成模型。并首次从点、线、面三个结构要素层面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以此为结构优劣的判别基础,最终提出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调控路径。从理论意义上看,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评估与城乡空间结构结合的分析框架,为从生态视角进行城乡空间结构研究拓宽了思路;对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特征、规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能够为预测未来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的可能性提供分析依据;建立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城乡空间结构模拟模型,模拟城乡空间结构布局和形态,能够为今后量化研究生态保护优先的城乡空间结构问题提供方法借鉴,对推动国土空间绿色优化格局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从现实意义上看,识别和评估绿色基础设施资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所研究城市的重要生态资源分布情况,从而适时地提出切实有效的保护方法;模拟绿色基础设施评估下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的情况,并提出调控和实施策略,对形成可持续的市域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指导本级及下一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