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菌糠发酵饲料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对肉兔生长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pngege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响应面分析白灵菇菌糠发酵饲料制备工艺优化研究为改善白灵菇菌糠中粗蛋白含量,以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为发酵液,以白灵菇菌糠发酵后粗蛋白与粗纤维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中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白灵菇菌糠发酵效果的诸多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成功筛选出主效应因子。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基础上,根据主效应因子作用大小与方向进行了爬坡试验,再进行Box-Behnken中心复合试验,对主效应因子进一步优化,并建立了白灵菇菌糠发酵方程模型。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结合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各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得出白灵菇菌糠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玉米粉质量比为19.1:1,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用量比为7.0:1,菌液接种量7.1%,水料比为2.2:1,初始pH值为4.9。在此条件下粗蛋白预测值为15.70%,验证试验得到实际粗蛋白值为15.41%,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与发酵前菌糠中粗蛋白含量相比,提高了78.6%。粗纤维预测值为16.49%,验证试验的到的实际粗纤维实际值为15.85%,与预测值相差较小,与发酵前相比,粗纤维降低了54.85%。白灵菇菌糠中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最大活菌数为8.7×109cfu/mL,在常温条件下贮藏60d后,菌糠中的活菌数仍然保持在9.8×107cfu/mL。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安全菌糠饲料提供参考。二、白灵菇菌糠发酵饲料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将发酵后的白灵菇菌糠替代肉兔基础日粮中不同比例的草粉,研究其对肉兔生长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试验共选取75±2日龄体重相近的商品肉兔9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肉兔(公母各半)。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40%、60%、80%、100%的草粉的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结果显示,Ⅳ组的饲料转化率、营养物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肉兔的生长性能最佳。血清中抗氧化、肠道酶活性随着白灵菇菌糠在日粮中比例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免疫器官指数、肌肉和皮毛品质无显著的影响(P>0.05)。在肉兔日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白灵菇菌糠,对肉兔的生长性能和消化生理功能是有利的。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处理IV的饲喂效果最好,建议在肉兔日粮中添加白灵菇菌糠以替代日粮中的100%草粉。
其他文献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RV)属于逆转录子中的一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ERV通过感染生殖干细胞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成为基因组的一部分并遗传下来。本文分
目的:针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讨论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实施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需长期用药治疗.因此,加强社区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糖尿病,阐述了糖尿病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空巢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护理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37例,满意度为90.25%,常规组的患
按照医院绩效管理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平衡记分卡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医院市场的竞争力,为医院市场发展目的提供一个可靠的发展平台.本次研究对评分记分卡理论和方法的主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高中生每日都会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即将到来的高考的压力,每一次考试都代表着班级的排名与学业上的成绩,所以多数高中生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现象,如何减轻学生的心
来访者为二年级女生,出现尿频症状一月左右,影响上课,家长要求进行心理咨询.排除生理疾病后,笔者运用行为疗法,以游戏的方式让其自我评估焦虑程度,释放压力,一周左右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