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EPDM/nano-CaCO3三元复合材料的形态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ao_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两步法的共混工艺,先把EPDM与nano-CaCO3共混制成二元预混料,再将其与PP共混制备PP/EPDM/nano-CaCO3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EPDM/nano-CaCO3二元预混料动态力学性及其协同增韧PP三元复合材料的形态与性能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PP三元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主要的研究结果有:1、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nano-CaCO3含量和共混时间对EPDM/nano-CaCO3二元预混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nano-CaCO3质量分数为70%,且共混时间15分钟,EPDM/nano-CaCO3二元预混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内耗正切达到最高值。EPDM与nano-CaCO3组成的二元共混物分散于PP基体中,通过nano-CaCO3团聚体及EPDM协同变形、界面脱粘成纤及诱导剪切带的形成耗散外界作用能,显著提高PP/EPDM/nano-CaCO3三元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2、研究了nano-CaCO3表面性能对PP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断面形态、流变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讨论了EPDM和nano-CaCO3协同增韧PP的机理。当复合材料受到外力作用,一方面EPDM/nano-CaCO3二元共混物发生协同变形增韧PP三元复合材料;另一方面,PP与分散相脱粘形成空洞,而且界面有牵丝形成,平面的应力约束随着空洞的形成而释放,PP的塑性形变与空洞吸收大量外界能量;同时,由nano-CaCO3及其团聚体与基体脱粘形成的空洞,可以引发促进PP基体的剪切屈服,从而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3、研究了nano-CaCO3在PP三元复合材料中不同共混时间的粒子形态分布,发现nano-CaCO3有迁移现象,并采用软件POLYFLOW模拟密炼机中聚合物流体的剪切力场,研究剪切强度对nano-CaCO3迁移的影响。
其他文献
基于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就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围绕四点进行分析:
学术界用"宪法疏离"来评价当代中国的宪法实践。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既涉及宪法规范和宪法理论层面的因素,又涉及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深层逻辑困境,如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
通过土壤呼吸作用向大气释放CO2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最主要的环节,也是人类活动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对大气中CO2浓度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生态学过程,因而成为全
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和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自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以来,民法典编
制播体制改革,作为制播环节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关乎电视剧产业化发展的成败。当下我国电视剧制播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策缺乏稳定性,制、播机构呈现散、弱、小格局,制
目前,外层空间军事化已成现实并正朝着武器化方向发展,新一轮外层空间军备竞赛也一触即发。尽管现行国际空间法“和平探测与利用外层空间”的立法旨意在于外层空间的完全非军
本文综述了石油污泥的定义、来源、分类、性质和危害,以及国内外有关石油污泥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介绍了焚烧、热解吸、溶剂萃取、生物处理、热化学清洗等多种处理方法,并在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球栅阵列电子封装(PBGA)进行焊球蠕变及胶层界面破坏有限元分析。首先对PBGA-FM封装进行模拟计算,从结果可以看到高水平应力主要分布在靠近芯片边缘下面
作为“XXXX”项目的部分内容,本文对直升机的运动规律和飞行仿真进行了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和运动规律以及典型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应用AFLP标记对光皮桦6个天然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其主产区的浙江、四川、广西、福建、贵州等12个种源选择250株优树,62个家系开展苗期生长测定,并在浙江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