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过去相比,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交通拥堵如何影响大气污染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加剧了大气污染?这就成为了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首先根据交通拥堵的外部性原理说明交通密度影响大气污染的理论机制和影响路径;其次,在Ciccone&Hall(1996)的产出密度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交通密度影响大气污染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EKC模型和IPAT模型的理论框架,通过选取2003-2012年中国111个环保重点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交通密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工具变量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交通密度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内生性关系,使用分位点估计方法和将其他大气污染物作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检验了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最后,通过引入交通密度与人均GDP、人均GDP平方项以及人均GDP立方项的交互项,检验了交通密度影响大气的机制和路径。 实证表明: (1)中国城市交通密度的增大将不利于大气污染的改善。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对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则对大气污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交通密度与大气污染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负向线性关系,而与大城市相比,小城市交通密度对大气污染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东部城市交通密度和大气污染之间呈现出线性关系,中西部城市交通密度与大气污染之间呈“U”型关系。 (3)将交通密度的滞后项作为交通密度的工具变量,以检验交通密度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内生性关系,结果显示,交通密度与大气污染表现出明显的外生性关系,系统GMM方法的估计结果进一步支撑了上述结论。 (4)使用分位点估计方法和将其他大气污染物作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检验模型设定的稳健性,结果显示,交通密度影响大气污染的模型设定是稳健的。 (5)通过引入交通密度与人均GDP、人均GDP平方项以及人均GDP立方项的交互项,结果显示,交通密度能够通过影响全社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