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湖南人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群体,其中涌现的大量政治、军事、文化人才,在近代中国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走在现代化最前列的大都市,吸引了一大批外来移民。无论是数量名列前茅的江、浙、粤群体,还是老资格的闽、徽群体,都表现出较强的商业移民倾向,湖南人在上海落籍者从未以数量取胜,而落籍或流寓上海的湘籍群体,却一度在近代上海政治、军事和文教舞台上表现相当活跃。本文主要梳理和考察近代湖南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分析湘籍群体在近代上海社会中有别于其它省籍群体的表现及特点。近代湖南人到上海发展有别于其它省籍群体。湖湘文化的熏陶培育了大量政治军事人才,太平天国运动引发的湖南人向外发展机遇,以及近代上海城市特殊地位和城市管理方式,三项因素综合叠加,使得湖南人在近代上海的活动以政治活动最为瞩目。据笔者统计,在上海的湘籍名人群体当中,有将近60%是政治军事人物,湘籍旅沪同乡组织的人员构成中也有着相同的体现,这是其有别于其他省籍群体的最大特点。1886年建立的湖南会馆是由寓沪的湘籍官绅所立;而1934年成立的湖南旅沪同乡会第一期会员当中,政、军、警、法等四类会员占据47%,超过了商界36%的会员数。晚清中国政坛上涌现了大批湘籍官僚,上海是湘籍官僚为官从政的一个重要城市,1873—1911年上海的23任道台,其中湖南人占据了7任(6人),为各省之最。这些湘籍道台在市政、洋务、对外交涉领域都颇有建树。除此之外,清末上海还活跃着一批湘籍革命志士。他们在上海创设革命组织,办报鼓吹革命,甚至还于1911年直接参与上海光复的军事斗争。民国时期,湖南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仍然较为活跃。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为辛亥之后,湖南政局动荡不已,旅沪湘籍人士凭借各种社会团体,依托上海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为改善湖南政局而呼喊甚至请愿。二为湘籍中共党员在中共建党和开展工人运动方面建树颇大。三为湘籍国民党员及部分流寓上海的政坛名人也有形形色色的表现。总之,从晚清到民国,在上海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湘籍群体的参与度很高,湘籍群体的活动也以政治活动最为瞩目。